1929年2月,甘肃省政府聘邓春膏为兰州中山大学教授兼教务长,7月任校长。1930年中山大学改名为甘肃大学,任校长。1931年改为省立甘肃学院,任院长,直至1936年5月。邓春膏主持这所甘肃最早的高等学府达八年之久,是解放前此院(校)历任院(校)长中任职最长的一位。这八年也是这所高等学府从草创走向发展的八年。
兰州中山大学的前身是清末的甘肃法政学堂,民国初年改为甘肃法政学校,1928年,改为兰州中山大学,设在萃英门举院内。当时拟设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教育学院、农学院、工学院、商学院、医学院共31个系。 师资缺乏是严重的问题。首先,大学毕业或留学外国的甘肃籍师资不敷聘用。其次,东南一带的大学师资或不习惯甘肃气候与生活,或受不了数千里的长途劳顿,更重要的是甘肃的教师待遇比东南诸省低,所以,他们不愿接受甘肃学院的聘任。邓春膏从四个方面着手,解决了甘肃学院师资匮缺的困难。一是礼贤下士、优礼有加地延聘甘肃籍大学毕业生与留学生。如聘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天水赵宗晋教《法律哲学》、《英文》,聘日本明治大学法学士皋兰杨清汉为教务长,聘日本早稻田大学文科毕业生会宁王维屏教《日语》,聘北平私立中国大学政治经济系毕业生榆中谢斌教《社会学纲要》。二是聘请各机关的大学生与留学生做兼职教员。如聘请省高等法院院长冯致祥给法律系授课。三是聘请学有专长的地方人士任教,如聘镇原举人慕少堂为文史系教授,讲授《经学概论》和《音韵学》,聘榆中进士杨巨川为教授,讲《诗学》,聘永登举人周应沣讲《国文诗词》,聘兰州国画家曹蓉江教国画花卉,聘富有音乐才能的临洮孙培珍任艺术科音乐教师,聘武威李鼎超授《文字学》。四是选拔甘院优秀毕业生留校任教,榆中杨晓舟就是其中之一。
邓春膏经过多方努力,至1934年甘肃学院专职教员有18人,到1935年达39人,其中留学生11人,获博士学位的5人,解决了师资缺乏的问题,保证了教学质量。 1936年,邓春膏为了抗议教育部对甘肃学院系科设置的不合理撤并,愤而辞职。但是他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为把甘肃唯一的一所大学维护下来做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