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yezi666

赴美留学幼童(留美幼童的幼童故事)

yezi666 01-02 108
赴美留学幼童(留美幼童的幼童故事)摘要: [db:Intro]...

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公元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学生赴美国留学。这批学生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因此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留美幼童。

130年以前,这批幼童远涉重洋,被送到了太平洋彼岸一个建立尚不足百年的年轻共和国,开始了他们计划长达15年的留学生活。他们被分配到了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的四十多户美国人家中,快速适应着在美国的生活。他们以惊人的速度越过了语言障碍,成为各学校成绩优异的学生。同时他们也迅速适应了异国的文化,脱去了长袍马褂,活跃在各项体育运动的赛场上。

他们是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他们和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比邻而居,曾受到美国总统格兰特的亲切接见。十九世纪末,当世界格局发生剧烈变化的时刻,他们恰好被送到了那场工业革命的最前沿。

然而当半数孩子开始了他们的大学学业时,大清国却突然提前终止留学计划,全部留美幼童被招回国。

这批饱受欧风美雨熏陶的学子是中国矿业、铁路业、电报业的先驱。他们中出现了今天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最早的校长,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外交官,出现了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总理。回国后的这批西学所造之子历经中国晚清政坛的跌宕起伏,目睹了近代中国的荣辱兴衰。

留美幼童的命运,离奇曲折;他们的故事,美丽忧伤。

他们有一个永远的名字:留美幼童。

1872年8月11日,一群身着清朝官式服装,脚踏日本轮船的孩子,以少年之身背负举国之望,远赴美利坚共和国求学,探求西方国家坚船利炮的秘密。

此时的他们,平均年龄仅仅只有12岁,总角之龄,脸上稚气尚存。

踏上随海浪飘荡、轰隆作响的轮船,望着故国的土地渐渐消失在水平线上时,不知当时的幼童心中到底是怎样的五谷杂陈。

异国他乡,海水滔滔,放眼望去,已无故人。

但在外历尽艰辛、刻苦求学的他们,回国之后,真的具有清王朝曾承诺给他们的洋翰林之位的权利吗?

答案是否定的。

夹在时代裂缝中的留美幼童,既是旧世界的最后一批牺牲者,也是新世界的第一批奠基者。

但无论是作为刀俎或是鱼肉,能饱学知识,却少用武之地,也许,这便是留美幼童心中最大的悲哀吧。

"洋翰林":中国旧社会的早产之物

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的惨败之后,西方资本主义冲破了中国封闭许久的大门。清王朝统治者从"万国来朝,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逐渐清醒。

虽然当时的中国仍抱有封建传统的旧文化观,强烈的排外思想仍未消退,本土封建保守思想仍然根深蒂固的驻扎在国人的心头。但面临着中国早已不是东亚中心的事实和西方的异质文化如同洪流一般,一股脑涌进当时中国社会的局面。

探求西方迅速成长的秘密,已经被拉上了清政府的行程之中,成为了当务之急。晚清政府派遣幼童向西方学习的行为,就已经标志着清政府公开承认西方现代文明的可用性。留学生计划作为洋务运动的一部分,洋务运动所秉持的"中体西用"原则,使留学生成为一个矛盾的存在。

留美幼童既是代表清王朝向西方学习的领头者,又是被禁锢于维护中国封建旧体制下的囚徒。

即使身处异乡,即使接受外国文化熏陶,清廷统治者也以"卫道士"作为耳目,监视着留美幼童的一举一动。若是留美幼童有一丝"西化"的趋势,有一点"宥于西学"的痕迹,就会立刻被作为罪犯被遣送回国。

这种愚昧无比、荒诞可笑的行为,确确实实的发生在了当时留美幼童的身上。统治者这种"怕"的行为,将清政府的腐败与保守揭露得一览无余。

可以说,造成留美幼童悲剧一生的种子,在最开始便已经种下。被迫学习西方器物的清王朝怎么可能会重用数年后归来的留美幼童?愚昧保守的本土文化又怎会接纳被西方文化熏陶过的洋翰林?

乱世当头,混乱之中,在西方的暴力恐吓和清廷的迫不得已共同作用之下,中国铸造出一个时代的早产儿。

少年扛重任:梦有多大,痛有多深

12岁的年纪,若是放到现代,还是可以在父母怀里撒泼耍赖的时候。但百年前,12岁的留美幼童,不得不长大,不得不承担起这份沉重的责任。可以这样说,当时的留美幼童不仅克服了身在异域的困难,而且学习成绩也十分拔尖。

当时的西方学者被中国留美幼童坚韧的毅力所折服,这位学者认为,留美幼童的职责是引导中国走出'孔教'之泥潭,进入'西方科技'的领域。而身肩此重任的留美幼童,也憧憬着中国会感激他们在事业上的成功和为祖国带来的荣耀。

正是怀抱着这样一种理想与信仰,留美幼童们度过了在美的七至十年,他们渐渐长大了。

在留美幼童专业学习的最后阶段,他们却突然遭受到中途撤回的强制命令,这使得他们大多未完成自己的学业,而匆匆忙忙回了国。

但就此一别,大多留美幼童可能从未想到,这是他们最后一次在美国学习了。在学业上未能善始善终,或许也是许多留美幼童心中的一个遗憾。

在回国的途中,幼童们想象着亲人,官员,人民的热烈欢迎、想象着锣鼓声震天的海岸、想象着在官场中大展身手。但当船舷碰响海岸时,迎接留美幼童的不是亲友,而是一队装备齐全的中国水军,押送着幼童们去往上海道台衙门后面的"求知学院"。

这"求知书院"又是怎样一块"风水宝地"呢?

我们从远观,便可以看见数十年未曾开启过的大门旁,是斑驳剥落的灰墙。向前行,地板上落满污渍,石阶上布满青苔。一推门,一股腥臭腐烂之气立刻钻入鼻腔。

如同狗之吠月,如同枝头落叶,留美幼童虽愤慨不已,但也无可奈何,只好委身于此。

刚缓过神来的留美幼童若是想要上街走走,透透气,那我建议应该把面容遮掩住,这是为什么呢?这是为了他们的安全着想!

因为当时的新闻媒体界和社会舆论将留美幼童定义为?"洋鬼子"、"有害于社会"、"无益于国家之人"。

《申报》中是这样评论留美幼童的,"回华之后,言笑动作皆与外国人无异,甚至并其家室而忘之",认为留美幼童回国之后性情大变,礼义廉耻、忠孝仁义全然不知,实与外国人无异。

留美幼童不被社会和民众所接纳,其更得不到政府的重视。

当时的上海道台(上海最高行政长官)年薪可达15000两银子,而作为"洋翰林"的幼童,大多数月薪仅有4两银子,这薪资上的差距显而易见。留美幼童经济上的拮据与困境,清政府几乎是漠不关心,不予理会的。

如1897年时任汉口汉冶萍铁政局秘书的黄仲良,依然是贫困潦倒,居然偕同家眷返回上海时,仍需要郑观应借100元才能回家。

虽然薪资待遇差强人意,但清政府曾保证过"无失材器使",在工作分配上,想必留美幼童们可以得到合理的待遇。

但清政府接下来的举动,无疑是给留美幼童当头一棒。

在分配工作时,是由封建传统的中国官员全权操办,他们对各个留美幼童所钻研的专业一知半解,这导致了乱分配现象的出现,如钻研工程学的詹天佑却被派往广州教英语。

专业不对口,这就是让工程师进到了教室里,完全是人才的浪费!对于幼童们而言,真是得非所愿、愿非所得。

其实幻想着可以走"洋翰林"之路的留美幼童,在求学征途半路夭折,他们丧失了自主求学的权利时,便不难料想,他们也会失去自主择业的权利。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里,留美幼童腹中的学识修养与满清学士截然不同,深陷在旧社会里的留美幼童与周遭的一切是那么的格格不入,他们所受到的,也只能是不解、猜疑、欺压和不屑。

对于这一切的不公,被边缘化的留美幼童只是轻声叹息道"在那个时代,也不许可我们有所作为。当然,我们从未助纣为虐来损害中国。"

当时整个中国社会对待留美幼童的行为,也折射出当时中国社会接纳西方文化时的排斥态度,也证明了当时中国传统文化中心观仍深深根植于中国社会这片土壤之中。

大厦将倾:不愿成为危楼中的一块砖

千磨万刃还坚硬,任尔东西南北风。

何为胸怀大志者?何为坚韧不拔、能屈能伸者?

这便是能忍更会忍之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在长久艰苦而困难的忍耐之中,留美幼童们终于看到了变革中国的革命性曙光,并且勇敢的向着这抹光奔去。

留美幼童本就受过西方先进文化熏陶,具有当时较为先进的西方政治结构框架知识,美国民主共和制的较为先进之处留美幼童不可能不清楚。

武昌起义一声炮响,炸出许多早就想要推翻封建专制,推动中国走向民主共和的留美幼童。

当时袁世凯所派遣的与南方民军谈判的首席代表唐绍仪,不仅没有对作为南方民军代表的伍廷芳横眉冷对,反而二人联手,共同推翻了晚清政权,结束了在中国扎根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

在此期间,还常常电告袁世凯,真心劝告他"清帝退位大势所趋,人心主张改变国体",要求袁世凯接受共和。

从此之后,民主共和的思想在中国大陆上蔓延开来,自由,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

而当时的"唐绍仪、梁敦彦,梁如浩,武廷芳和其他受过西方教育的官吏",在这场革命中贡献出了他们自己的力量,促成了共和顺利完成。其中的留美幼童唐绍仪更被世人誉为"民国肇始之功臣",时任民国国务院总理。

面对袁世凯上位之后复辟帝制、破坏《临时约法》的行为,唐绍仪并未与袁世凯狼狈为奸,他愤慨的辞去国务院总理之位,全身心支持跟随孙中山进行护法运动。

留美幼童,拥有着虽然前后矛盾,但终成大业的人生。他们是为了挽救清王朝而出生的,但他们的存在却最终推翻了清王朝。

虽然在清王朝体制中时,留美幼童在海军建设、邮电业、矿业,铁路、外交方面,均有突出的贡献与闪光点,但旧的体制容纳不了新兴的人才,正是空有人才而不能尽其用。

推翻了中国封建专制统治之后,虽然中国旧体制已灰飞烟灭,但根植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那些陈旧庸腐的传统观念,却不是可以瞬间灭绝掉的。

而作为近代中国最早迈出国门,走向世界,拥有西方科学技术文明知识储备的西洋留学生、作为科学知识实践应用者、作为近代中国科技文明现代化奠基者。

留美幼童的使命,才刚刚开始。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