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武
王守武(1919年3月15日-2014年7月30日),江苏苏州人,半导体器件物理学家、微电子学家,中国半导体科学技术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
1941年王守武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1945年赴美留学,1949年获美国普渡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1979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持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只砷化镓半导体激光器;主持研制成功4千位、16千位的DRAM大规模集成电路,在研究与开发中国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器件及大规模集成电路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文名:王守武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省苏州市
出生日期:1919年03月15日
逝世日期:2014年07月30日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同济大学
主要成就: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代表作品:《半导体的电子生伏打效应的理论》
人物生平
1919年3月15日,王守武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东山镇,孩童时代常被疟疾纠缠,身体状况不好,智力也一度受到影响。上学后,经常性的病休,持续不断的自学磨练,使王守武从小就养成了寡言、内向的性格,和善于独立思考的习惯。
1923年,在他4岁时,父亲赴上海与他人合股开办机械厂,家人也随之迁居。不到两年,工厂倒闭,家里分得不少机械加工工具,这却使王守武在家有条件学会钳工和配钥匙、修理家庭用具、绕制变压器等技艺,这培养和磨练他的动手能力。他喜爱数学的父亲工作之余,常给子女们讲些趣味数学,或出一些智力测验题让孩子们回答,王守武随哥姐们听父亲讲过如何求圆周率π的问题,他虽听不懂,但“π”这个无理数的特性,却一直印在他的脑海之中。
1930年,王守武在上海私立民智中小学读书的王守武在《民智》第11期“男生专号”上刊登了短文《我们现在和将来的责任》。
1934年,父亲自北平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退休后返回上海,因留恋故乡情,举家又迁回苏州。王守武也随之转入省立苏州中学学习。
1935年,王守武考入同济大学预科,次年进入工学院电工机械系学习。在同济大学,王守武各门功课的学习都十分顺利,成绩优异。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侵华战争,战火很快烧到上海,8月,日机接连轰炸吴淞地区,同济大学的建筑均遭破坏。学校被迫从吴淞迁到上海公共租界,不久上海战事日益激烈,此后学校几度搬迁。由于故乡苏州沦陷,王守武一度与逃难中的父母失去联系。因为不知道何时才能和家里联系上,他只能把手里的钱省着用,吃饭通常是在街边人力车夫和底层老百姓吃饭的小摊上。1941年春,同济大学已第六次迁校至四川宜宾的李庄镇。在颠沛流离的迁校过程中,王守武结束了大学学习。
1941年春天,王守武在昆明郊外的同济大学临时校舍里毕业后,就近在昆明入兄长王守竞任总经理的中央机器厂当了公务员。一年后又入中国工合翻砂实验工厂任工务主任。经过实践,讷于言表的王守武自感不适合从事工厂管理工作,便申请重回母校,在已迁往四川李庄的同济大学任教。
1945年10月,王守武负笈远行,横渡大洋,入美国印第安那州普渡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工程力学,导师R.M.Sturm,翌年6月荣获硕士学位。王守武各门功课优异,尤以数学成绩最好,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校方为鼓励王守武继续深造,资助他攻读博士学位。这时,正在兴起的量子力学引起了王守武的兴趣,便从工程力学转向对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研究,导师H.M.James。两年后王守武完成了题为《一种计算金属钠的结合能和压缩率的新方法》的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后经普渡大学工程力学系主任的敦聘,留校执教。这时他与同在普渡大学留学的葛修怀女士组成了温馨的家庭,过着宁静、舒适的生活。
1949年2月~1950年8月,在普渡大学任教。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王守武借“回乡侍奉孤寡母亲”为由,向美国当局递交了回国申请。获得批准后,经印度驻美使馆的协助,很快就办完了离美手续。夫妇二人携不满周岁的女儿于同年10月离开美国,回归故里。
1950年10月,经香港入深圳回国。自同年11月起应聘在中科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工作。
1950年底,王守武刚刚踏上祖国大地,上级就十分信赖地交给他一项紧急任务:为在抗美援朝前线的志愿军运输队设计一种特殊的车灯和路标,让祖国“最可爱的人”在朝鲜前线既可夜里行车,又不致被敌机发现,免遭轰炸。报国心切的王守武,立即在他任职的应用物理研究所,组织科研人员设计与制作。他依据光线在锥体表面定向反射的原理,使特殊设计的车灯光线在路标上的反射光只能定向地射到司机的眼里,避免了敌机发现的可能性。设计制作完成后,进行了实地试验,圆满完成了任务。
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后,当地政府发现藏民生活用燃料奇缺,能源不足,但高原阳光充足,便向中国科学院提出了为之设计制造太阳灶的请求。受命主持此项设计任务的王守武,考虑到制造一个大面积的抛物形反射镜加工有困难,决定改用多个窄圆锥形反射面组成的反射系统,用调整每个圆锥面斜度的方法,使平行于主轴方向的光线,都反射到太阳灶的中心。设计制作成功后,用它可以在15分钟内把一壶水烧开。这种太阳灶,在青藏高原长时期地发挥过它的作用。
1953年春,中国科学院派员赴苏联考察,了解苏联科学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访苏代表团回国后,报告了苏联在半导体科学技术上的巨大成就,以及飞速进展的情况。这一信息,使我国的科学工作者,特别是物理学工作者,进一步认识到半导体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重要性,应当大力推动这方面的工作。为此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会决定,在1955年1月底召开一次全国性的半导体物理学讨论会。
1954年,作为讨论会筹备组成员的王守武为了推动中国电子技术跟上时代的发展,他与同期归国的黄昆、洪朝生、汤定元等专家一起合作翻译了苏联半导体权威学者A.F.约飞写的《近代物理学中的半导体》一书,于1955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1955年黄昆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开设了《半导体物理学》的课程,这一新兴课程也由他们四人合作讲授。1956年1月这四位专家与后期回国的专家一起在物理学会年会上对“半导体”做了多方面的介绍,希望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王守武的报告题目是:《半导体整流器》与《半导体的电子生伏打效应的理论》。
这期间作为半导体科学的开拓工作,王守武开展了硒与氧化亚铜整流器的制作条件与性能研究,并从理论上分析了有关半导体整流器的一些性能。其研究成果相继在中国《物理学报》上发表。
1956-1957年间,王守武任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半导体教研室主任。
1956年,是王守武科学研究工作中的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因为在这一年,王守武应邀到京西宾馆参加由周恩来总理主持的“全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讨论和制订工作。在所确定的57项重大科技项目中,半导体科学技术的发展,被列为四大紧急措施之一。为了落实这项紧急任务,中央有关部门决定由黄昆、谢希德和王守武等知名学者,分别在培养人才和从事开拓性研究两个方面进行突击。王守武深知这一工作的重要性,毅然中断了其他科研项目,全身心地投入到半导体的研究工作中来,组成了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所中中国第一个半导体研究室。
1957年,林兰英回国,王守武亲自到她所住的宾馆去动员她来半导体工作组工作,任材料研究组组长,具体实施了硅单晶的拉制方案。经王守武与林兰英的共同努力,使得我国第一根硅单晶于1958年7月问世。为了促进我国第二代(晶体管型)电子计算机的研究,在王守武与有关同志的组织领导下,于1958年创建了我国最早的一家生产晶体管的工厂——中国科学院109工厂,从事锗高频晶体管的批量生产。在人员和设备都较困难的情况下,组织全厂人员奋战,到1959年底,为研制109乙型计算机提供了12个品种、14.5万多只锗晶体管,完成了该机所需的器件生产
1958年8月,王守武领导器件组工作的王守觉从苏联学习归来,引来了半导体“合金”加“扩散”的双重工艺,促使晶体管的研制在提高工作频率方面产生飞跃,加速了中国第一批锗高频合金扩散晶体管的研制。
1957年春,林兰英教授自美国归来,被任命为半导体研究室材料研究组组长。在她的领导下,重新设计制作拉制硅单晶的炉子。经王守武与林兰英的共同努力,采用林兰英从国外带回的硅单晶做籽晶引向,1958年7月中国第一根硅单晶问世。
1958年,王守武领导创建了中国最早的生产晶体管的工厂——中国科学院109厂。工厂刚一成立,立即开展锗高频晶体管的批量生产。在人员和设备都较困难的情况下,他组织全厂人员奋战,到1959年底为研制109乙型计算机的计算技术研究所提供了12个品种、14万5千多只锗高频合金扩散晶体管,完成了该机所需的半导体器件的生产任务,及时为两弹一星任务提供了技术保证。
1960年4月,王守武受命筹建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任筹委会副主任。
1960年9月6日,在原应用物理研究所半导体研究室的基础上半导体研究所正式成立,王守武被任命为首任业务副所长,负责全所的科研业务管理和开拓分支学科的组建工作。
1962年,王守武依据国家科委的决定,在半导体所筹建全国半导体测试中心,并兼任该中心主任。
1960~1983年,王守武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1960年2月,王守武加入了中国***。
1963年,王守武组建了激光器研究室,并兼任该研究室主任。当时半导体所的材料研究室在林兰英研究员的领导下,研制成功了砷化镓单晶材料,故可着手从事半导体砷化镓激光器的研制。在当时实验室的条件下,用X射线来对单晶体进行定向比较困难,王守武创新了一种光学定向的新方法,大大加快了研制工作的进程,提高了各项工艺的成品率。在王守武的领导下,研究室于1964年元旦前夕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只半导体激光器。
1968年春,当时的科委领导点名要王守武紧急完成一项从越南战场运回的武器解剖任务。王守武毫不犹豫地登上了前往西安的航程。“文革”后期周恩来总理提出“要重视基础理论研究”的号召。王守武面对半导体所的基础理论研究队伍已受到“文革”严重摧残的困难局面,积极行动起来,着手基础理论的研究工作,开展了对新发现的耿氏器件中畴的雪崩弛豫振荡的深入研究。依据这项工作写成的论文,1975年在美国物理学会年会上宣读后,得到国外同行的好评,并在当年的《中国科学》杂志上发表。在这基础上他开始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耿氏器件中高场畴的动力学进行分析研究,取得了系列成果,发表了多篇论文。
1978年10月,中国科学院主要领导同志将王守武请到办公室,要他出马,改变现状,全面负责4千位的MOS随机存储器这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究。
1973年起,王守武领导研究半导体激光器中的高场畴动力学和畴雪崩现象。1978年起领导研制半导体大规模集成电路及其工艺研究。
1980年,刚刚过完春节,上级要王守武去中国科学院109厂兼任厂长职务,开展4千位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推广工作,从事提高成品率、降低成本的集成电路大生产实验。1985年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0年3月~1985年12月,王守武兼任中科院109厂厂长。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开始任《半导体学报》主编。
1986年1月,在王守武的倡议下,上级将半导体所从事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的全套人马合并到109厂,组建中科院“微电子中心”。年事已高的王守武被任命为该中心的终身名誉主任。王守武自此离开现职,专事于学术研究工作。
2014年7月30日16时15分,王守武在美国逝世,享年95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1958年筹建了我国第一个晶体管工厂。1963年起致力于砷化镓激光器的研究工作,创造了简易的光学定晶向的方法,促进了我国第一个砷化镓激光器的研制成功。1973年起,在领导研究砷化镓中高场畴的动力学以及PNPN负阻激光器的瞬态和光电特性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些很有创见的学术观点。1978年带领科技人员进行提高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成品率的研究,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使我国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的成品率有显著提高,成本大为降低。
1979年因4千位MOS动态随机存贮器的研制成功,“N沟MOS4096×1位动态随机存贮器提高管芯成品率的研究”,获1980年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980年因“16K位MOS动态随机存贮器”的研制成功,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985年因建集成电路大生产工艺试验线成功,“集成电路大生产试验”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因参与指导“半导体双稳态激光器的研究”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87年因参与“世界新技术革命和我国的对策”研究获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0年因主持建成“集成电路中试生产线”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人才培养
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任校长的中国科技大学成立,王守武被聘任该校物理系(二系)副主任和半导体专业的主任,并为高年级学生讲授半导体物理(Ⅱ)课程,直到1980年止。这期间学校半导体专业的教学内容和科研方向都由王守武安排和制订,包括安排学生去半导体研究所实习和做毕业论文。他的辛劳已结出丰硕的果实,他的学生不少现已成为半导体科技领域中的栋梁人才。
荣誉表彰
1979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1919年,王守武出生于苏州名门望族东山莫_王氏,祖父王颂蔚是晚清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他崇尚实学,祖母谢长达是著名的苏州女权运动先驱,曾组织成立放足会,宣传妇女解放、女子独立,与人筹资创办振华女校。
王守武的父辈个个学有所长,几乎都是中国近代科学初期的开创性人物。伯父王季烈是清末民初物理教育家,翻译编写了多部理科教材,是用“物理”来翻译西文physics一词的最早倡导者;叔叔王季点毕业于东京工业学院应用化学科,热心于“实业救国”,曾创办火柴公司及北京玉泉酿酒公司等企业,自任董事长,参与技术指导;叔叔王季绪是我国最早的机械工程专家之一,先后执教于北京大学、北平工业学院等,曾任北洋大学工学院代理院长;王守武的姑姑们也都接受过现代教育,她们或留学日本、美国,或考入清华大学等名校就读。姑妈王季_1918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是第一位华人女博士。
在家庭教育上,王守武受父亲王季同的影响很大。父亲王季同在机械工程和数学方面造诣很高,曾赴英国任清政府驻欧洲留学生监督署随员,到英吉利电器公司和德国西门子电机厂研究实习,是迄今所知中国学者最早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现代数学论文的人,曾参与中央研究院筹备工作,后任工程研究所专任研究员至退休。
王守武至今还记得父亲当年曾讲述如何求圆周率π、自然对数及对数的底等问题。王季同曾经从旧货摊上买来一台旧的手摇计算机,他给孩子们演示怎样用它来进行计算,诸如怎样把自然对数的底e算出来。王家子女大都天资聪颖早慧,当王季同出智力测验题目,哥哥姐姐们常会争先回答,而王守武从小体弱多病,不爱活动,也不爱说话,那时在哥哥姐姐眼中,他是个木讷的弟弟。实际上,数学的种子已深埋在这个“笨小孩”的心中,上中学时,王守武就完成了关于圆周率π的一篇数学论文。
王家备有各种机械加工工具和材料,孩子们在一起配钥匙、修理家庭用具、绕制变压器、连接简易电路、制作电磁铁等等。在这样的家族氛围中,王家子女后来也都大有成就。王守武的兄弟姐妹共12人,早逝5人,长成7人。除王守武和王守觉这两位中科院院士外,他们中有我国妇产科学奠基人之一、与林巧稚齐名、有“南王北林”之誉的留美医学博士王淑贞;有1928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中国第一位研究量子力学并卓有成就的学者王守竞;有我国著名的也是最早的女物理学家之一、清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王明贞
获博士学位前,1948年5月,王守武与同窗三载的葛修怀女士结为伉俪。婚后,中国留学生便常来王家相聚,当时在普渡留学的邓稼先便是王守武家的常客之一。总部设在芝加哥的中国留美科学工作者协会在普渡设立了分会,邓稼先是普渡分会的干事之一,王守武也因此参加了留美科协的活动。
人物评价
在中国半导体学界享有崇高威望的半导体物理学家、微电子学家的王守武,把发展中国半导体科学事业视为已任,兢兢业业为之奋斗了一生。
他远见卓识,富于开拓精神,勇于以发展国民经济、增强综合国力为出发点,开拓新领域,夺取新成果;他对工作十分认真,一丝不苟,重视实践,讲究实效,严格按科学规律办事;他为人忠厚、诚实,待人温情、谦和;他作风民主,平易近人,无论是在学术讨论中,或做其他工作时,总是谦虚谨慎,平等待人,谈泊名利。他的为人和他的科学成果一样,赢得了人们的爱戴和敬重。
王守武先生虚怀若谷,克己奉公,严于律己,宽厚待人,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无限忠诚。他用无私奉献谱写了精彩人生,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他的一生是为科学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他的逝世是科学界的一大损失。
王守武是我国著名的半导体器件物理学家、微电子学家。我国第一个半导体研究室、半导体器件工厂、半导体研究所和全国半导体测试中心的创建者。
人物影响
2006年11月起,王守武夫妻捐资40000元在湖北省鄂州市的泽林高中设立“英才奖学金”,专门奖励成绩优异、家境贫困的学子。
同济的德国留学圈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同济大学是一所档次极高、实力非常强的好大学。
同济大学(TongjiUniversity;Tongji-Universit?t)?,简称“同济”,位于上海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
“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21世纪学术联盟、国际设计艺术院校联盟、国际铁路联盟、
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卓越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亚洲校园?成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学合作联盟主席单位,国际绿色校园联盟,中美“10+10”计划、同济-伯克利工程联盟成员,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
学校前身是1907年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1908年改名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与同济德文工学堂合称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23年正式定名同济大学;1927年成为国立同济大学,是中国最早的七所国立大学之一。
截至2022年,学校有29个专业学院、11家附属医院;有四平路、嘉定、沪西和沪北4个校区,占地面积2.56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184余万_;有专任教师2792人,正高级1096人,中外院士67人。
同济人在德国的很多,早年来的校友情况大都和我一样,在德国也就中低收入,一个月到手2500欧左右(工作5年后).比上不足,但是生活无忧.大家不必多 担心.生活质量实话实说,贵的玩不起.房子也就努努力买个小点的.这几年德国房价涨得厉害,我在这边杜塞估计不靠家里支持是买不起房子的.
留德圈子里男多女少.女的抢手的不行.男的很多屌丝的不行,关键国内家里面也没什么钱,在这边生活节约,也还算过的去.
同济这几年的学弟大都是到德国拿个FH学历来报Uni的,这点的确是我济不给力,FH比起Uni来还是有点差距的.还有就是这几年学弟学妹们德语似乎越来越差了,多出去走走,少抱团,德国很大的,大家有外国朋友德语才能好起来.德语不好工作都难.
在德国进入大企业Intern的同济人的确非常非常少,大都都是外包工.这点是因为中国人大都也进不去Intern,大家都一样罢了.
作为一个同济人评价下对非诚勿扰圈子的同济校友,就一句,男的真好的抢手的在德国怎么会单身这么久啊?
不过绝大多数同济人至少还是比他们混的好的.也不会像他们那么浮夸的,自己脑子还是清楚的.华为出了名的压榨劳动力,非码农的收入还是低人一头的.估计要是在慕尼黑的话没家里支持还是生活的蛮艰苦的.
还有,我济在国内毕竟是不入前二十的,只是身在上海,和德国项目略多吸引点眼球罢了.我校主校区离复旦不远,但是我校和复旦的差距比同济离大专的差距还远.这句话校友大都听过吧.人家复旦高产投行高富帅,我们是产工科屌丝男.偶尔有几个混的好的,也都只是个例罢了.
我 们同济除了建筑也的确没什么拿的出手的,各位要是真到德国读读就知道,同济的汽车水平和德国大学的汽车水平的差距远比中国和德国的差距大啊.各位校友别被 同济里面那批郁郁不得志的老头子洗掉了脑子才好.我济这几年其实很缺钱的,钱都投到复旦交大那里去了.真混的好的给我校捐点钱才是实在的.我老爸那个所里 面的设备足足比德国普通FH里落后了一代.这么个基础拿什么和德国高校比?大家有机会还是要出来见见世面的.
上海大众还有一汽其实跟我济关系也不大,人家一国企,真的高管也没几个同济人.拿大众的待遇说我济多好也就太夸张了.我济这几年能进大众的也没几个,待遇也没见的好到哪里去.
万钢时代的同济有过一段短暂的辉煌,我也是那个年代的同济人.但是辉煌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大家努力共创辉煌才是实在的.
延续校友传统,匿了.
最后来点鸡汤:修行在个人,学校不是你的上限,只是你的下限罢了.
拿着学校骄傲的,要有底气以后让学校为你骄傲.
要是你是同济的学生,并且希望将来来德国留学,并且在留学后积累一些不错的工作经验再回国,我希望你能仔细读读我接下去写的话,我希望这对你有所帮助.
很多我济的校友提起我济最优势的地方,往往都会说是建筑系,但是在我济呆的长的人往往不会这么想.
我个人觉得我济最好的就是对非德语系学生提供的德语教学服务.在我大同济,只要你想,一定可以打一个非常好的德语基础.希望大家能把这个利用起来.
要 是家庭条件足够支持你在德国留学的话,我觉得你可以尽早的准备来德国学习.我济的学生要是我没搞错的话在国内念一个学期就可以申请德国的本科学习位置了. 尽早到德国,在德国接受你喜欢专业的本科教育,虽说开始有些辛苦,但是对你将来的发展绝对大有益处.不在德国读本科你想将来进入德国的顶级研发基本不可 能.(除去计算机专业)保险些的话的确可以先在我济读完本科再出来,但是我并不建议各位学弟学妹们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我济和FH 连办的双本科学位项目.德国的FH不是不好,只是德国的FH和Uni培养的目标不同,一个打下了技术工人基础的人进入Uni的确可以转型成研发型人才.但 是,和德国人比起来我们在德国是外国人,这点对我们很难的.项目的优势只有一个,就是能帮你省钱,要是可以的话,自己做吧.
选硕士学校的时候记得,不要选东德除柏林外的学校,避开TU Dresden.
到 了德国,无论你是走一年半项目的还是自己申请来的硕士,我希望大家不要急着毕业.可以适当的把时间延长一年用来找和自己专业方向相关的小企业去实习.不要 去VW,BMV,那些企业,除非你牛的和我们万校长一样,不然你不可能在这些大企业里面学到什么东西的.这几年德国大企业的技术保护越来越厉害了,像我这 样换了德国籍的其实很多时候都能感到企业的小心.实习生就更不用说了.但是小企业的情况要好得多.德国的中小企业竞争力世界绝对一流,好好学习下对你将来 创业也有很大帮助.这也是我为什么不建议大家去东德的原因,相关有实力的小企业太难找了.
在大学读硕士是为了在细化领域获得进一步研发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你要好好把握在德国周边优越的工科环境.
来德国之后,大家交德国朋友也要谨慎.要是不缺钱的话,我希望大家还是少去酒吧这种鱼龙混杂的地方打工.耐心点找家小公司打打杂绝对要好的多.那里面的德国人也相对靠谱.
要是不排斥的话,可以找找教会学学德语.但是不要找华人教会.我当初在慕尼黑就周末去天主教会,那边天主教风气比较盛.我大学时通过教会得到过一个非常好的机会,直到现在都受益匪浅.但是这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