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yezi666

留学生的苦(女留学生文集记录留英生活的酸甜苦辣)

yezi666 01-12 68
留学生的苦(女留学生文集记录留英生活的酸甜苦辣)摘要: [db:Intro]...

大学校园是年轻人放飞理想、成就梦想的摇篮。北京女孩陈广颐正是抱着这个目的,不远万里,走进英国创新艺术大学的。她想在异国他乡,可以让理想飞得更高更远,将来可以更好地报效祖国。

 在这个美好愿望的驱使下,她摆脱了孤独、陌生带来的种种不便,一边勤奋读书,一边打工维持生计,一边坚持散文创作。这是她从小就养成的习惯。在留学英国3年来,她的艺术收获,就是把自己学习中遇到的挫折、生活中遇到的孤独、打工中遇到的不适、行走中遇到的尴尬、恋爱中遇到的胆怯、思乡中遇到的困惑……用散文诗般的语言,把它一一记录下来。像寓言又似童话,篇篇充满生活哲理。不仅如此,她还发挥原来学过美术的特长,创作了一个漫画“小人物”——她个头不高,身穿带有帽子的裙摆上衣,脸用口罩捂得严严实实,像个木偶,显得乖巧可爱。有人说,这个小女孩形象,是陈广颐的“代言人”。因此,在所写的每篇文章中,她都要把这个“小人物”作为文章的主人公,根据文的意境,给“小人物”配图附在文章的后面,做到图文并茂,以增强可读性。

 近日,我有幸读到陈广颐留学期间撰写的作品集《无处可逃》。该书既是“散文集”,又是“漫画集”。书中最长文章《食物伴侣》,只有457个字,而最短的《静思》仅有80个字。但这些文章不论长短,不论是写理想、写思乡、写域外见闻、写学习、写恋爱、写打工、写房东……都有着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充满真情实感!

 在这本写留学生活的书中,我通过认真品味,觉得有几篇文章可反映作者的心理路程、社会观察力和写作风格。第一篇是《情系火锅》。在中国,尤其是北方,冬天一到,一家人总喜欢围坐在一起吃火锅,以驱严寒。其乐融融,家的味道非常浓厚。但在这里,尤其是作者乍到异国他乡,写火锅,决不是单纯地赞美火锅、怀念火锅,而是借题发挥。写她一个人出国留学初期,面对陌生的国度、陌生的生活、陌生的人,没有朋友、亲人陪伴,感到特别孤独、苦闷、忧伤,矛盾重重。在这个时候,她想起火锅,想起家的温馨,是一种感情的自然流露。正如作者在文章中所言:“人终究是不能独居的动物。而情,总是心里那盏明灯。”为了更加形象、生动、感人,作者在文的后面还配有一幅精彩的黑白漫画。你看画面上的那个“小人物”,和家人在一起,面对冒着腾腾热气的火锅,猛地一下站起来,用筷子去捞涮物,凳子翻倒在地也全然不顾。此时,吃火锅对“小人物”来说,真是悠悠万事,唯此唯大!可见,吃火锅是一件多么快乐多么高兴的事。这幅画从一个侧面,虽然加重了作者的孤独、苦闷、忧伤感,但给读者留下的却是无尽的回味和联想。

 如果说《情系火锅》,反映的是作者第一次离乡背井去求学,免不了有思乡念家之情的话,那么,第二篇《寄人篱下》一文,则说明作者此时的心态已由烦躁转向平和,已由不习惯转向习惯,已由不适应转向适应,而且要自强自立。

 她在文中写道:寄人篱下的日子终究不好受。做饭不能冒烟,说话不能大声,上楼也要脚步轻轻,每周只允许清洗一次衣物,而且在午夜以后……这使我想起初到英国肯特郡寄住在一位老妇人家里的一幕。老妇人每天清晨以供给两片面包和一杯果汁而自鸣得意,她以为中国人来开洋荤占他们的便宜。这说明一些英国人由于信息不灵,对中国还持有偏见。也许正因为如此,才使作者摆脱自我,开始关注英国、关注英国社会的众生相。(李德金)

和10年的闺密倾诉,闺蜜也说,哎呀,你都能留学还愁什么,多少人想活成你的样子还活不成哩。你很难和你自己以外的人解释清自己有多痛苦,别人不切身处地,就无法感同身受,光是说清楚就已经很难很累了。后来呢,就啥也不说了,说了别人也无法理解,还怕给对方添加负能量。留学后,最大的成长就是,就是哭,也要调成静音模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