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yezi666

留学生文学(留学生文学)

yezi666 01-13 107
留学生文学(留学生文学)摘要: [db:Intro]...

作品鉴赏 60年代前后,台湾大批的中国留学生负笈海外(尤其是美国),学成后留在当地成学就业作定居下来的人数增多了,其中研究文学甚或原来就从事过文学创作的人也随比例而增加,于是在台湾文坛便出现所谓“留学生文学”。60年代台湾“留学生文学”的题材大多是留学生的切身问题:学业、工作、爱情、来自本国和异国的精神和生活压力、种族歧视,等等,於梨华的文学道路和“留学生文学”的成形、发展是分不开的。她可以说是“留学生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而她的这部《又见棕榈又见棕榈》既可以说是她的代表作,也可以说是台湾“留学生文学”的代表作。於梨华是从大陆去台湾的,后来又移居美国,过的是“飘泊无着落的生活,过一天是一天的生活”,心头笼罩着“难以解脱的孤寂”。于是,她一次又一次地回台北,想去抓住那“快要模糊的记忆”,企望在自己人中“摇落这些年来跟随我的无寄的心情”。但台湾毕竟也不是旧时的家乡。一种萍飘天涯的“没有根”的苦恼和思乡思亲的乡愁,曾经紧紧地裹着於梨华的心。“别问我为什么回去。为什么回去与为什么出来,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迷惑”(《白驹集代序〈归去来兮〉》)。於梨华的心中有着时代的苦闷——“我的心里空空荡荡,了无着落”。而《又见棕榈又见棕榈》中的牟天磊的感伤情绪,就是“没有根的一代”的寂寞与苦闷。当然,“没有根的一代”和美国海明威他们的“失落的一代”还不尽相同。“失落的一代”可以说是和传统道德绝缘,自甘堕落的一代,是厌弃和反抗美国商业文化的一代。而牟天磊们并没有跟本国文化脱节,他的“没有根”的感觉,是现代中国特定的历史环境造成的。1949年新中国成立,台湾被国民党当局所占据,海峡两岸被人为地隔绝了。大陆去台人员失去了根,从台湾去了美国的大陆去台人员更失去了根。没有根的寂寞,是他们的社会心理。《又见棕榈又见棕榈》,所反映的正是这种社会心理,并提出了“没有根的一代”的名词,小说出版后,这一名词在台湾及海外广泛流传,可见这部作品影响之大。《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在结构上也很有特色,其中同时存在三个时间:过去、现在、未来,也存在三个空间:美国、台湾和祖国大陆。作者巧妙地利用“时空交错”的技巧,把这三种时空组织在一起,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牟天磊的“没有根的一代”的心态,避免了对登场人物作传记性的长篇倒叙,而是让登场人物始终保持着意识的流动,在触景生情的回忆中,片断地展示他过去的生活。由于现在交织着过去,欢乐唤来了辛酸,幸福变成了忧伤,这样写来,不仅把牟天磊的感伤越涂越浓,而且也真切地写足了忆念着过去、不能充分地享受现在、空茫地面对未来的那种“没有根的一代”的苦闷和寂寞的心态。《又见棕榈又见棕榈》,乍看好像是一部游记小说,小说叙述的是出国多年的游子——牟天磊回到台湾故地重游的故事,通过主人公从台北到金门,到台南,而且又“时空交错”到美国,既写了台湾、美国,也写了祖国大陆;而故事是在台湾展开的,作者“对台湾的声色形态,风土景物,描写得最是详尽,复制了她自己在1962——1963那年看到、听到、嗅到的一切”,“真觉得她把台北的形形色色写绝了”。(旅美评论家夏志清语)。1980年,《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在大陆出版时,作者曾题辞:“献给祖国的年轻朋友们”,并对大陆年轻读者说:“这许多年来,它(指此书)对由台去美的留学生起了一定的作用,不是故事好,而是故事后面的事实令人思索:到美国去读书、进修、做研究,是艰难的、寂寞的,甚至是苦恼的。……其中牟天磊的经验,也是我的,也是其他许许多多年轻人的。他的‘无根’的感觉,更是他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共同感受的。……1967年的牟天磊有他无家可归的困难,但1980年的年轻人是不会有的,他们有家,学成了回家,他们有国,学成了归国。如果是因为不满现实而出国,出国后更应该有能力回去改善那个现实;如果是向往美国的生活,牟天磊的故事,我相信,足够年轻人了解它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本书,是写给出国的,更是没有出国的朋友们看的,当时是如此,现在更是如此。会思考的年轻朋友们,一定知道牟天磊最后选择的道路是什么。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