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yezi666

全球可持续周讯|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破 1000 万辆

yezi666 今天 2
全球可持续周讯|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破 1000 万辆摘要:   国内快讯  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破 1000 万辆  11月17日,2024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 1000 万辆达成活动在湖北武汉举行。这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

  国内快讯

  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破 1000 万辆

  11月17日,2024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 1000 万辆达成活动在湖北武汉举行。这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 1000 万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977.9 万辆和 975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3% 和 33.9%;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 39.6%。据介绍,从 2009 年的“十城千辆”规模推广起步,到 2018 年年产销量过百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用了近 10 年时间;再到 2022 年的年产销量超过 500 万辆,用了约 4 年时间;进一步到今年产量首次突破年度 1000 万辆,仅用了约 2 年时间。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强部门协同、各方联动,推动形成跨领域协同、上下游联动,相关市场主体融合创新、相互赋能、合作共赢的产业发展新局面,为汽车强国、制造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希望行业企业坚持绿色低碳、全链协同,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合作,坚持品牌向上、久久为功,持续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资讯来源:光明网

  中国可持续发展蓝皮书在巴库气候大会中国角发布

  11月19日,《可持续发展蓝皮书: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2024)》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 29)中国角“迈向碳中和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新实践”主题边会上发布。该蓝皮书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主编,发布了 2024 年度中国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以及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主要城市可持续发展成效评价结果。

  报告指出,自开展评估以来,中国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已连续 7 年稳步提高,累计增幅达 46.8%。经济发展、社会民生、资源环境、消耗排放和治理保护五个单项指数均保持上升态势。中国正逐步形成可有效支撑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城市空间格局。经综合评估,珠海、青岛、杭州、广州、北京、上海、南京、无锡、长沙和合肥等城市表现出更好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

  资讯来源:光明网

  中国人权研究会发布《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报告(2024)》

  11月19日,由中国人权研究会组织编写的《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报告(2024)》正式发布。这是中国人权研究会自 2011 年以来发布的第 14 部人权蓝皮书。

  蓝皮书包括总报告、专题报告、个案调研报告共25篇以及附录。总报告介绍了 2023 年我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的总体情况,重点就厚植民生福祉提升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保障水平,推进良法善治强化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保障,促进各类特定群体共享人权成果等进行阐释。

  其中,国家反网络暴力的新进展、数字经济建设中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保障、数字政府建设对保障公民权利的作用、网络空间中的未成年人保护等四篇报告,专门聚焦数字技术对人权保障的影响。蓝皮书还首次对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建设情况,以及新时代以来我国人权研究及人权学科体系建设的新进展进行了梳理。

  资讯来源:人民日报

  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范围扩至近 300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11月18日,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各地加快落实增量政策措施要求,进一步做好城中村改造工作,推动符合条件的项目尽快启动实施。按照通知要求,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范围从最初的 35 个超大特大城市和城区常住人口 300 万以上的大城市,进一步扩大到近 300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通知明确,地级城市资金能平衡、征收补偿方案成熟的项目,均可纳入政策支持范围。这些城市符合条件的城中村改造项目均可以获得政策支持: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适用有关税费优惠政策,鼓励商业银行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提供城中村改造贷款等,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了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由外延粗放式发展向内涵集约式发展转变。城中村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

  资讯来源:人民日报

  深海探测又添“国之重器”,“梦想”号在广州正式入列

  11月17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在广州正式入列。

  这艘海上钻探船总长 179.8 米、宽 32.8 米,排水量 42600 吨,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申报立项,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具体组织实施,联合中国船舶集团等多家单位设计建造,具备全球海域无限航区作业和海域 11000 米钻探能力,有望帮助科学家进一步探索和揭开地球深处的奥秘,早日实现“打穿莫霍面,直达上地幔”的人类科学之梦。

  作为面向全球海洋领域科学家开放共享的大型科学研究装置,“梦想”号更是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和支撑海洋强国建设的“核心利器”,标志着我国深海勘查探测能力和装备现代化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资讯来源:财联社

  国际快讯

  气候大会能源主题日发布新能源可靠替代报告

  11月15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能源主题日发布《新能源可靠替代促进全球碳中和》报告,为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提出新方案。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与阿塞拜疆能源部等当天在 COP29“能源/和平、救济与恢复”主题日联合举办“推进新能源可靠替代,加快全球气候行动”主题活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在主题活动上发布《新能源可靠替代促进全球碳中和》报告,针对全球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差异,提出新能源可靠替代落地的“八大典型模式”和“六大关键技术”,以全球能源互联网碳中和方案推进能源转型、实现《巴黎协定》温控目标。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厄·安诺生表示,加快能源国际合作,推动能源互联互通对于实现全球清洁能源高效开发利用非常关键。

  资讯来源:新华社

  SpaceX“星舰”进行第六次试飞,特朗普与马斯克到现场观看

  11月20日,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CNN) 报道,当地时间11月19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 (SpaceX) “星舰”在得克萨斯州进行第六次试飞。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前往现场观看试飞。“星舰”在得克萨斯州第五次试飞。SpaceX 表示,发射塔的机械臂成功夹住了返回地面的超级重型火箭“Super Heavy”。

  据介绍,“星舰”火箭总长约 120 米,直径约 9 米,由两部分组成,第一级是长约 70 米的“超级重型”助推器,第二级是“星舰”飞船,两级均可重复使用。该火箭的设计目标是将人和货物送至地球轨道、月球乃至火星。

  资讯来源:中国新闻网

  沙特百科外文版于北京全球首发,将中文列为首个外语版本

  11月16日,沙特媒体部在北京“中沙之夜”活动上举行了沙特百科外文版本的全球首发仪式,正式将中文作为该沙特国家项目的第一官方外国语言。沙特媒体部还与易达资本、微博、百度百科、财联社、五洲传播出版传媒公司等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启动该项目在中文世界的推广。

  Saudipedia(沙特百科)是由沙特媒体部推出的数字百科全书,旨在成为沙特信息参考和文献来源。Saudipedia 内容基于权威政府资料,如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基金会、沙特国家通讯社和其他官方出版物,提供文化、社会、经济、政治、地理和历史等方面的中立信息,发布与沙特相关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

  沙特百科的目标是向全球推广沙特的文化与成就。今年 2 月,沙特百科正式上线,提供涵盖经济、文化、科技、历史等领域的超过 30,000 篇多媒体内容。中国作为沙特百科的首个海外发布站,突显了两国在文化认同和战略协作上的深厚潜力。

  资讯来源:财联社

  中欧班列开行突破10万列,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11月15日,X8083 次中欧班列从重庆团结村开出,前往德国杜伊斯堡。至此,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 10 万列,发送货物超 1100 万标箱,货值超 4200 亿美元,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中欧班列今年已开行超 1.7 万列,同比增长 11%;跨里海中欧班列常态化开行;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从西安、成都扩容到重庆、武汉、广州、义乌等地,成为境外客商运输新能源汽车等高端产品的首选。越跑越快的中欧班列,在沿线催生许多新的物流、商贸、产业园区,为当地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在德国杜伊斯堡港,中欧班列吸引的物流企业已超过 100 家。

  目前,中欧班列已通达欧洲 25 个国家 227 个城市,连接 11 个亚洲国家超过 100 个城市,服务网络基本覆盖亚欧全境。

  资讯来源:央视新闻

  英国政府宣布将通过立法禁止新的煤矿开采项目

  11月15日,当地时间周四英国政府宣布,英国将尽快出台新的立法,限制发放新的煤矿开采许可证,禁止新的煤矿开采项目。

  英国政府在官网发布声明称,燃煤发电仍然是全球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大来源,因此逐步淘汰燃煤发电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一步。与此同时,《全球碳预算》报告显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今年或将创下历史新高,这使世界进一步偏离实现重要气候目标的轨道。

  随着煤炭时代的结束,清洁能源时代正在加速到来,英国政府承诺对本土清洁能源进行前所未有的投资,包括碳捕获和氢能等方面。分析称,此次举措是英国推动能源转型、减少碳排放行动的一部分,旨在应对气候变化,助力控制全球气温升高保持在 1.5℃ 以内。

  资讯来源:财联社(社会价值投资联盟CASVI)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