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yezi666

民国留学日本(民国期间,学生留洋要花费多少)

yezi666 01-13 101
民国留学日本(民国期间,学生留洋要花费多少)摘要: [db:Intro]...

随着社会开放和对教育重视,近年来国人赴海外留学规模快速扩大。然留学费用支出庞大,就是对城市较富裕家庭来说,也不是个轻松负担。于是就想回首看看,早年国人留学海外时费用是个什么状况?这倒是一个紧贴人们实际生活而蛮有意思的话题。

早先国人去国外学习是极个别的。咱中国的文化科技曾傲视群雄,从来都是他人来访学习。像唐三藏那样西出?取经?(且是公费官派)就绝对稀有的。只是鸦片战争后,中国在抵御列强遭受了一系列失败后,爱国志士为寻强国之策才纷纷走出国门求学。当年留学方向和方式,与今天倒是差不多:留学欧美和日本等国;公派、自费及勤工俭学不等。

那时的留学可没啥?经济担保?麻烦,?签证?也没难度(当时中国人去日本甚至不需签证!)。只要有准备就可出发。?准备?则水平高低不等,有人是勤工俭学,没几个钱也上路,准备的就是?一颗红心?;也有像钱钟书小说《围城》里方鸿渐,筹钱?二万元的款子,折合外汇一千三百镑?,这已是充分的物质准备了。

只是方鸿渐在海外?四年倒换了三个大学,伦敦、巴黎、柏林?因其?兴趣广泛,心得全无,生活尤其懒散?,第四年春时只有剩四百英镑,回国时便花四十美元,搞个?克莱登大学?博士假文凭。这听起来笑话,但生活中不乏实例,如知名学者陈寅恪,就是当年在欧美20多所大学里听过课,却没获一张文凭。但他回国后,就被当年赫赫大名的清华招其当导师,没像方先生那样倒霉落魄。

方鸿渐当年花?二万?留洋不是个小数。上世纪30年代的一元银洋买力约是今天人民币八十元左右。这里的两万大洋可当今天的一百六十万元人民币左右。

如果说上述数字取小说中来,真实性遭受嫌疑。下面不妨查相关史料来看。据权威《剑桥中国史》称:?庚子赔款使得中国政府一蹶不振的过高赔款?,?从如何角度看,这个数目都可以被视为帝国主义掠夺顶峰的可耻标志?。

于是在1908年,美国国会对中国?减免赔偿?,其?赔偿?中超出美国?实际损失的那一部分?,用以?在美国教育中国人的费用支出?,其总数是11961121.76美元。就此1909-29年间,共有1268人以此奖学金赴美留学。这里的11961121.76美元平均在1268人身上就是9433.06美元。(注意:这帐目计算已精确到小数后两位,应该是比较严肃的。)

现在问题是当年9433美元值多少?这里我们用今昔黄金与美元价格作参照。1909-29年间,每盎司黄金约20美元。今天(2015年)黄金对美元汇率是每盎司为1100美元上下。

这样,可有较充分根据说当年?庚款留美?每人开销约471.65盎司黄金,大约相当今天的518815美元。当然,这样的计算方法,肯定不科学,因为当年的社会积累的财富远没有今天这样富足。但从中可见,?庚款留美?在当时绝对是个教育?高消费?。比方鸿渐的自费留学欧洲贵得多。而?庚款?是美国人单方出价操作,?昂贵?在所难免。

说明:这是一张早年考取?庚款留美?的中国留学生旧照。

说?庚款留美?贵,不是主观臆断没有根据的。如以留德和留日作比较。1906年,蔡元培以进士之身为北京瀚林院?公派?去德留学(有点?访问学者?的意思)。中国驻德公使给其资费是每月42银元支付教育消费。后蔡元培自己赚稿费?半工半读?,则另有论。1919年梁启超在对柏林考察后对朋友称:?觉得学费之廉出人意料每个学生如有个30或40元,就尽可从容度日?,因而建议?动员国内大公司每年出资本五千或两万元,可派学生十或二十人?

说明 这张照片是1912年时,蔡元培先生和家人在德国的合影。

而留日比留德还便宜些。如1902年,鲁迅先生作为官费生去日留学。其每月?官费?是36银元。据当年留日学生回忆是足以对付学费、租房等生活开销。这从一侧面反映了当年中日国民生产率水平差距不大。当年36元银元,也就国内大城市中等职员月薪。

由于留日费用低廉,中国留日学生较多。于是日本也像今天开?语言学校?一样,开出许多赚中国学生钱的学校。而当年国人不屑对学日本文化和语言,因文化是日本从中国学的;也没如今假?学?打苦工争辛苦钱那份势利。大家多学科技和军事。

于是日本就开出?振武?之类的预备学校,学军得先入此类学校,从中选优随日军训练,再选优进士官生学校,即正式军校学习。据说,蒋介石就是入个?振武?学堂,却后来能把持黄埔军校和中央陆军大学校长之职,实在让?唯学历?者很不服气。

总之,当年留学日本德国可谓是?经济型?选择,一个人四年的费用大约是七千元左右;旅欧的方鸿渐是?豪华版?(方先生回国乘坐海轮二等舱,同行的中国人大多是三等仓铺位也可见一斑),可抵?经济型?的三四个人的开支;而?庚款留美?则是美制作的?超豪华?教育消费。

本短文所说话题内容较多而太多复杂,受篇幅所限而不能尽言

1902年2月,21岁的鲁迅赴日本,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2年后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1912年改制东北大学医学部)学习现代医学。鲁迅选择学习现代医学,是因为父亲的病故造成他对中医产生了严重的怀疑。他是东北大学的第一位外国留学生,也是当时仙台唯一的中国留学生。在仙台给鲁迅影响最大的是解剖学老师藤野严九郎。鲁迅在医校学习一年以后,便从学校退学。

1909年,28岁的鲁迅从日本回到中国,担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今杭州高级中学)生理学化学教员、绍兴中学堂教员兼监学、绍兴师范学校(今绍兴文理学院)校长等职务。

1912年,31岁的鲁迅受蔡元培之邀,到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工作,袁世凯做大总统后,随政府搬到北京,历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1科科长、教育部佥事。

1918年,37岁的周树人首次用“鲁迅”为笔名。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