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航空市场的日益发展,机票价格的波动也愈发频繁,不少乘客在购票后面临一个尴尬的问题:起飞前机票价格突然大跳水,自己之前买的高价票能否退掉,再买低价票呢?这就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买低退高”现象。
今年年初,南航、东航等多家航空公司发布的客票退改新规中,对“买低退高”政策有所规定,如果在购票后24小时之内发现票价降低,乘客通常可以重新购买低价客票,并符合一定条件下对高价票进行免费退票,这一政策并非所有航空公司都提供,且具体规定因航司而异。
对于乘客而言,“买低退高”政策的出现无疑是一大福音,它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乘客的经济负担,还体现了航空公司对消费者权益的尊重和保护,这一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却并非一帆风顺。
不是所有航空公司都提供“买低退高”服务,这意味着乘客在购票前需要仔细了解所乘航班的退改政策,以免错过可能的优惠,即使航空公司提供了该服务,也往往有一系列限制条件,如时间限制、舱位限制等,乘客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发现票价降低,并及时与航空公司沟通确认,才能享受这一政策。
“买低退高”政策并非没有风险,退票后再购票可能面临舱位不足的风险,尤其是在热门航线或旅游旺季,频繁退改可能会影响乘客在航空公司的信誉度,甚至可能被列入“黑名单”。
面对起飞前机票价格跳水的情况,乘客应如何应对呢?
第一,乘客在购票前应充分了解航空公司的退改政策,选择提供“买低退高”服务的航班,也可以关注一些第三方平台或应用,它们往往会提供机票价格监控和提醒功能,帮助乘客及时发现票价波动。
第二,一旦发现机票价格跳水,乘客应立即与航空公司客服联系,确认是否符合“买低退高”的条件,并了解具体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在此过程中,保持耐心和沟通是关键。
第三,如果航空公司不提供“买低退高”服务,乘客也不必过于担心,可以考虑通过其他方式降低成本,如选择转机、提前预订酒店等,也可以关注航空公司的其他优惠活动或会员计划,以获取更多福利。
值得注意的是,“买低退高”现象背后反映了航空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以及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的提高,随着高铁等替代交通方式的兴起,航空公司为了吸引客源不得不更加灵活地调整票价策略,这种价格波动也给航空公司的收益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从长远来看,航空公司应进一步优化收益管理模型和定价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力度,确保航空公司在提供“买低退高”等服务时能够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保障消费者权益。
“买低退高”政策为乘客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灵活性和经济保障,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仍需谨慎行事并充分了解相关政策规定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