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yezi666

逆留学(出国留学 17岁中学生的留学经历)

yezi666 2023-12-31 87
逆留学(出国留学 17岁中学生的留学经历)摘要: [db:Intro]...
近年来,低龄留学掀起了新的一阵浪潮。相关数据显示,放弃国内中高考转而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正以20%的速度增加,今年弃考留学的人数可能突破百万。

 但是,在孩子世界观还没有形成的时候,他们独自出国生活能不能适应?他们将遭遇怎样的?水土不服

 近日,记者在网上收到了原厦门市某中学初中生17岁的平安(化名)的留言,并听他讲述了自己的留学故事。我们希望平安的故事能带给那些热衷于让低龄孩子出国的家长们一份冷思考。

  讲述:平安(化名),男,17岁,就读新加坡华侨中学

  叛逆顽劣,初二去新加坡

 小学一到三年级,我是一名成绩优异经常拿奖状的三好学生。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我一年级就加入了少先队,我永远记得爸爸帮我系红领巾的情景,那一刻我特别骄傲。

 但是好景不长,四年级开始,或许是因为我的性格有些孤癖吧,班上的同学有些排斥我,为此我很落寞,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人。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几位大哥哥,他们很欣赏我,可也因为他们,我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成绩一落千丈。

 爸爸骂我打我,这使我更加叛逆。四年级我便开始在学校打同学、清钱,五年级开始抽烟、骂老师,六年级就开始拿着刀到三中塘边马龙一带的学校打架,我曾经有过?一挑五?的?辉煌?记录,当时很多人都知道我的名字,爸爸妈妈对于我的叛逆也很无奈。

 很快小学毕业了,上初一,我还是?不思悔改?,受了两三次处分,其间还去了一个月工读学校。到了初二我真的想学好,但是却没人相信我。老师动不动就让我叫家长来,这让我很没面子,和老师的关系也变得很僵硬。

 或许是我之前的 ?劣迹?,大家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我。其实我想变好,但别人却不这么认为,就像一个坏苹果,在他们眼里永远就是一个坏苹果,可以随手丢弃,却从来没有人想过,对于?苹果?而言,并不希望自己一直坏下去。每个人都会犯错,但如果一个人能从错误中反省,为什么大家就不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呢?虽然苹果坏了,但如果切掉那坏的一面,还是可以吃的一个苹果啊!

 我想到了离开厦门,我不想一直做别人眼里的坏苹果,更不想继续坏下去。回到家里,跟爸妈谈了我的想法,让我感动的是,爸爸妈妈给我莫大的支持,初二上学期还没结束,我便来到了新加坡。

  几个月后,我患上忧郁症

 2008年元旦后,我启程到了新加坡,爸妈的朋友到机场接我,他们帮助我安顿下来。新的环境,新的开始,我很兴奋――― 对未来的生活我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之后不久,我去申请学生证上语言学校,但进了语言学校,我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懂,一点也听不进去。来新加坡之前,在厦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上课,我连语文都没读好,更别说来这里看很多写着ABC的书了。

 读了一个月,考试,没过,只好重新读;再读一个月,读完再考,还是没过;再读,再考最初兴奋的心情早已烟消云散,一次又一次的考试我都败下阵来,这让我十分气馁且自责:一个月的重修费就要一万多元人民币,当时金融危机,家里亏了很多钱,这给了我从来没有过的压力。再加上远离父母,没有了亲情的抚慰,没有了爸妈的嘘寒问暖,孤独无助的我看不到希望,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我患上了忧郁症。

 我开始放弃,自暴自弃!晚上读书看不懂,我控制不住自己,用力扔桌子并用头去撞墙;在厕所里,我疯狂地用小刀割自己的手腕,先是割左手,然后是右手,再后来是左胸一刀又一刀,看到血一滴一滴落下,我的心里似乎才会觉得好受些。累累的伤口发炎了很疼,疼得刻骨铭心这一切,我都不想让爸妈知道。

 语言学校的一个同学通过考试以后要回一趟国,我借口失眠让他帮忙从国内买一瓶安眠药(因为在新加坡买酒、烟、药都有限制)。在又一次的考试失败以后,我一气吞下30几片安眠药,喝了一口伏特加便躺在床上很快睡去,但半个多小时候后却因为胃部不适我吐了一床(或许是因为我平时的胃不好),这一吐让我清醒过来,但痛苦仍然如影随形。

  磕磕碰碰,痛并快乐成长

 痛定思痛。在死神面前已经走过一回了,我决定珍惜自己的生命。连死都不怕,那些ABC又有什么可怕的呢?我继续上补习班,每天背书,背累了便睡会儿,睡会儿再起来读我不想让爸爸妈妈失望。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成绩渐渐上去了,我真的很开心。爸爸妈妈也经常在电话里鼓励我。不知不觉中,我与爸爸之间存在了几年的那堵?墙?也消除了。最让我欣慰的是,经过不懈努力,在半年之后,我终于看懂了那些ABC,通过了语言关,考上了当地的华侨中学,并拥有了许多朋友。

 值得一提的是,一次朋友聚会,我认识了一位朋友的朋友――― 一个可爱的女生,她是新加坡人,聚会后第二天她给我发短信并请我吃椰子,成为我的好朋友,带我融入新的环境。在学习上,她也给了我很多帮助,这份友情成为我阴霾的日子里久违的一缕阳光。

 为了减轻爸妈的负担,课余时间,我边打工边体验生活:我卖过冰淇淋,洗过车,在酒店端过盘子,现在我在做搬运工。以前我每个月要花1000多新币,现在只要花400就够了。通过打工,我知道了生活的艰辛,我不会再一味地追求名牌。我把打工赚来的钱用来找老师补习功课,我现在已经把明年的书读完了,我找到了小时候那种快乐的感觉了。

 虽然,我依然经常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坐地铁,一个人游泳,这种一个人的感觉有时也会让我害怕,这是在厦门从没有过的感受,但我知道自己已经跨越了一道坎。

 两年中,远离父母的我在磕磕碰碰中感受成长,痛并快乐着。与同龄人相比,我有着更多经历,我想,这样的经历让我更知道怎样前行。

  手机录音,感受绵绵母爱

 在国外两年多了,我还会不时想家,想念在家里和狗狗相处的快乐时光。虽然这里的生活远在不如在爸爸妈妈身边安逸,但我想,我已经适应下来了。

 现在,我和爸爸妈妈的关系超好,丝丝缕缕中,我感受着绵绵的父母之爱。上次,妈妈来新加坡开会,顺便来看我,我无意中把玩她的手机,听见了手机里的录音,是妈妈和我的电话对话:?出门在外要小心点。多吃点营养的东西。不要省钱,要吃饱。有没有吃水果?那一刻,我的眼眶都湿了。我觉得倘若孩子不在身边,每一个妈妈都会得?相思病?。

 学校放长假的时候,我会回厦门和爸爸妈妈共处一段时光,这让我感觉特别温馨。上个月回厦门,我陪爸爸去象屿码头钓鱼 (钓鱼、网鱼是爸爸的最爱),印象里话语不多的爸爸变得唠叨了:?儿子啊!你过两天就要走了,你让我们怎么习惯啊!?听得我都快哭了。

 远离了父母,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他们的爱,明白了他们的心。

 年少顽劣的日子似乎已经变得很遥远了,我原来的那些同学今年应该参加完中考了,想起他们我有些许淡淡的苦涩;我再也没和那些大哥哥们联系了,我不想再重走老路。只是,成长总是要付出代价。

 至于将来,是上大学还是学习一技之长,相信爸爸妈妈都会支持我的选择。人生的道路很长,阳光也很灿烂,生活充满希望,我不会再自暴自弃,我会珍惜爸爸妈妈为我付出的一切,努力去创造属于我自己的人生,并为家人带来美好的生活。

我相信每一个人在做出最后决定前一定会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

首先我想说,决定留学或不留学其实没有对与错,留学只是一种学习方式的选择。但大凡涉及到选择,就少不了分析与比较,思考与权衡。来新东方咨询留学的学生和家长,都会向我们提出类似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问自己我到底要不要出国留学?就如同问我到底要不要上大学?一样。大多数家长不会因为当下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而不支持孩子上大学,也不会因为有一些成功的企业家没有读过大学而不让自己的孩子追求学业。大学生并非个个身怀绝技,都能获得我们期待的那些成功,但大学尤其是名校仍然倍受追捧。为什么?因为大家心中明白,相对于没有上过大学的人,一般来说,大学生的平均综合素质较高,毕业后在职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职业发展后劲。也就是说,我们希望通过读大学读名校来提高自己的胜出概率。谈到此处,上述的两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欧美国家和名校一样,他们代表着这个世界的先进生产力。无论是科学技术、还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教育,欧美的大部分国家正在引领世界的发展。换句话说,这些发达国家是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学习和借鉴的榜样。而这些国家的大学又是他们意识形态和科学发展的前沿阵地。我们选择留学,选择到发达国家去学习,可以提高自己在世界舞台上的胜出概率,可以获得比其他人更多的成功机会。

可以说,这是全球一体化带来的必然社会趋势。所谓全球化,就是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与经济体之间的交流和接触日益频繁,障碍逐个被扫除,资源和信息的流动变得前所未有的畅通。一句话,过去因为种种原因,我们闭关自守,隔断了自己和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和国家的交流,我们国家的年轻人除了自己不需要和任何国家的同龄人去竞争。但随着全球化步伐的不断迈进,国门不断打开,我们国家的年轻人已经和世界各国的年轻人走到了同一个舞台上,需要和全球同龄人去竞争。

今天,一个美国人可以很容易到中国找工作,他们到中国的公司找到一份工作就意味着中国人少了一份工作;相反,一个中国学生很容易到美国去留学,毕业后他们在华尔街谋到一份职业也就意味着抢走了美国人的一个饭碗。

在如此这般的全球同龄人竞争的格局下,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认识到,自己如果要在职场上胜出,就

必须掌握当今世界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和在全球范围内有竞争力的知识和职业技能

。当我们开始去寻找这些东西准备充实自己的时候,陡然发现,这些我们所希望拥有的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创新的思维观念甚至符合人性发展的价值观等,大部分掌握在那些发达国家的手里,至少在目前这个历史发展阶段是如此。过去我们自己和自己比赛,规则和输赢我们自己说了算。但今天,我们要去和世界强队比赛,要按照国际比赛的规则去比,输赢有国际裁判决定。于是,我们不得不开始了解国际比赛,学习比赛规则。这就是为什么今天越来越多的家长要送自己的孩子出国留学,因为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赛中胜出。

事实上,我们背井离乡、负笈海外,或是去留学,或是去进修,或是去游历,都是中国人世代相传的教育理念的延伸和自我实践。几千年来,中国人通过读书改变自己命运的梦想从没有停止过。

过去,许多家庭靠省吃俭用,用攒下来的钱送孩子进私塾学校,接受教育;书生们则头悬梁、锥刺股,用面壁苦读换来最后的金榜提名,自此改变人生命运。后来我们有了高考,农村的孩子通过高考可以走进城市,获得城市户口,并且分配到一份衣食无忧、令人羡慕的工作。原本的城里人,可以通过上大学或读研究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实力,获取一份比自己的父母更好的工作,去从事教师、工程师、医生和律师这些令人羡慕和受人尊敬的职业。学生通过高考走进了不同的城市,有小城市,也有大城市,当然也有北京、上海等超级大都市。人们渴望走进这些城市,是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城市更加前卫,人们的思想更加解放,资源更加集中,发展更快,机会更多,实现个人价值的概率更大。

如今,我们出国留学,到伦敦、多伦多、悉尼和纽约这些国际大都市去深造进修,这与当初我们走进县城、省城以及到北京、上海去读书何其相似?长久以来,这些行为和决定背后的核心理念丝毫没有改变,那就是读书改变命运、教育兴邦、教育报国,唯一不同的是地缘和文化意义上的差异,我们只不过从国内走到了国外,走进了一个不同的文化、语言和价值观的新世界。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许多中国学生出国留学还有一个目的把英语学得更好。上两个世纪英国和美国在文化、经济、军事、政治和科学上的领先地位使得英语成为一种准国际语言。世界上许多重要的社会活动、经济事件和科学发明都是用英语记录的,美英等这些发达国家的媒体也在用英语传播他们的信息、知识和观念,影响遍及世界各个角落。我们掌握了英语,就如同掌握了一门世界通用语言,从这个意义上讲,英语之于世界,如同普通话之于中国。当我们在选择学习普通话、方言还是少数民族语言时,大多数人会选择普通话,因为普通话适用范围更广,接受度更高,也更容易习得,更方便和中国各地或各民族背景的人们交流。

他们往往是一种东西两栖动物,能够南北迁徙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