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时常涌现出一些关于“海归”找工作难、起薪低的新闻。
海归的“光环”从光彩夺目到黯然失色,人们对海归的态度,也逐渐从羡慕不已转变为冷静对待。
有人不禁问:海归光环淡化,竞争力逐渐变得与本土高校毕业生几乎无异的情况下,你为什么还要选择出国留学呢?
对啊,感觉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思考。
那么,过来人是怎么说的呢?
1、留学可以学到真本领
知乎用户:雨露风声(德国莱比锡读预科t kurs在读。当年参加高考,录取学校是复旦医学。)
德国的教育水平和水准比国内高……为什么要在意海龟和镀金,很有价值吗?真正重要的是你学了什么。
我不明白为什么海龟不受重视就放弃出国读书。
第一代出国读书的人,比如季羡林先生,他有想过镀个金然后就回来吗?如果如此,他为什么会选择基本没有就业前景的吐火罗文?
我高中所在的学校是上海某外国语学校,去德国留学参加的是dsd项目。什么是dsd项目?就是要在高中三年完成基本文化课、高考考过211分数线的同时,学出德语。
这很难吗? 这当然很难。一周的文化课里,英语课比其他班少3节,语文数学课少1节,同时赶上了上海高考改革3+3,德语一周11节课。在dsd考试之前,走着路脑子还在自行背东西,撞到过学妹……
而德国的学校在世界上的排名最高只有慕尼黑大学(第40),所有大学排名基本在200-500之间晃(因为德国没有所谓的精英elite大学)。
现在我身在德国,捧着热茶、码着字,不禁会思考,值得吗?值得。
德国的预科,比如我所在的莱比锡,预科入学率只有12%,成功毕业率只有60%。
在预科,复习高中知识的同时,需要学习诸多在国内大一都碰不到的东西。
而在大学,外国人准时毕业率40%和综合毕业率60%也促使着你必须要学会真的东西,而不是混日子。这是一个大学不可能混着过去的国家。
至于毕业之后,回国工作机会是不是占优?这个问题重要吗?你学到的是别人的十倍!你不是一个只会google(百度)的大学生,这是你的优势,是你在棺材板里也不会后悔的优势。
2、教育水平比国内高
知乎用户:达海Tatsumi
因为留学的价值本来就不在光环上。
无论是几年前对海归的盲目崇拜,或是如今贬损海归,这些观点都是不理智,盲目的,过分追求效率而忽视公平的。
就生源上来说,单看学习成绩,在我看来,美国top50大学的平均水平大概是国内985、211的保研水准,学生算是很优秀的一批人。但是就自身资质来说,国内好大学的好学生也完全不差。
差距在于教育,以及环境。
就我从事的计算机软件行业,美国的公司鲜有对编程语言有具体要求的情况。
公司用java,你只会cpp或者c sharp?没问题,面试没差,来了再学。公司用python,你只会java?没问题,面试算法答好,基础知识都懂,来了再学。我现在所在的组的同事几乎都是java出身,大家来了很快就上手python了。
国内呢?即使阿里、腾讯、百度这样的大公司,我看到的面试题也有非常多的集中于语言层面。
说句实话,如果不是做特别要求性能,或者充分利用语言推论的职位,那些需要大量记忆的内容,用的时候随便在网上查一下就好,何必要求面试者掌握这些很可能用不到的东西呢?
因为大学就是这么教的。
我们的课本为了和恶心的考试匹配,生怕漏过任何一个可能考试出到的细节,用词考究严谨,但读来乏味无趣,重点不清晰。因为大量的知识细节的插入,导致知识组织不系统,因果脉络不清晰。
而且计算机科学行业的一个永远的核心就是,某项技术的出现是为了解决某个痛点,有需求才有发展。可是我们的课本永远不会去解释面向对象解决了什么痛点,template到底用来干什么?我们为什么需要const,我们为什么要把头文件和源文件分离。
只是把东西拿出来,告诉你,记住就好,考试会出。
然后我们整天被科研和办公室政治绑架的老师,也不得不省下心力照本宣科。
而在美国,教科书各种卖萌搞笑就不说了,什么北极熊踩电门之类的,也不纠结于细节。我们有一门课一学期下来,html,css,js,python,angular,mysql,database什么乱七八糟的都要用。放到国内呢?大概买一本厚厚的书,然后一学期css那些有的没的style都背一遍吧。
当然美国大学也很累,非常累,我一学期只有四门课,但是每天几乎都要两点才能睡。因为作业很难,project很难,你还不能抄,作弊可不只是考试,还包括作业。
我们可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一批学生,可惜我们的教育系统,真的很懒。
3、宝贵的人生经历
知户用户:硅谷IT胖子
第一是开启移民模式。早点登上美帝的快车,最差最差,也能过一个平庸但山清水秀的生活。
第二是学习知识和文化,这个是很书生气的回答。有人见多了海归感觉“不过如此”,是的,是因为学得真正好的不可能回国。采样问题。
第三是一种教育经历。受海外教育就像以前的大学文凭,有了也没什么,但没有总容易被人瞧不起。《围城》说得好,这玩意就跟水痘一样,你不留学,就没抵抗力;留过了就免疫了。
第四是留学比国内考学容易。国内高考、考研其实挺费劲儿,家里有关系的可以占便宜。现在美国为了赚钱,本科研究生全面放开,出国读书比在国内考学容易多了,大城市家长又没几个差钱的。
第五是人生经历。忽然独立,忽然到一个全新的文化和社会下,往往会激发年轻人的灵感,造成人生飞跃。总在一个城市、一个地方、父母身边,是很无聊很磨灭斗志的。
4、如果有心体会 在什么环境里都有收获
人们为什么一定要留学呢?虽然我的硕士和博士都是在国外念的,但是我其实并没有好好思索过这个问题。
人们总搬出来古人的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是细想来,读什么书,怎么读书很重要;同样,怎么行万里路,也影响你的思维。
不可否认,现在每年出国求学的国人越来越多,但是每个人都真正学到东西了吗?
我曾在飞机上碰见一个在英国读书的重庆小妹妹。她所在的英国城市我没听说过,于是略带怜悯地问道:“你上学的地方有别的中国人吗?”小妹妹一脸骄傲地说“中国人?我们那一层宿舍都是重庆人,天天打火锅咯!”
在国外能常和老家人在一起打火锅是幸福的,但是另一方面,这样的话出国留学的意义又在哪里?
我在欧洲学习和工作这几年,自己曾经是学生。其实我完全理解人们喜欢和自己的同胞待在一起:这是最自然的感情,不光是中国人这样,印度人也这样,混中国的西方人也这样。
但是如果这样的话,到底如何能真的让自己在异国他乡的时光学到真东西,然后融入到自己的生命里,也看每个人自己的努力了。我觉得如果有心去观察和体会,在什么环境里都有收获。
最简单一层次的收获是在感官体验上:这个国家的房子是这么建的,这个国家的老百姓是吃这样穿那样。
高一层次的收获是在知识层面上: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政治制度……
更深一层次的收获则是看到不同文化间的共性与差异,并且理解这种共性与差异。
在美国留学能学到很多,去北朝鲜留学一样能学到很多(别笑,我真认识去北朝鲜留学的)。
托克维尔当年去美国溜达一圈写下了《论美国的民主》,Adam Johnson去北朝鲜旅游两礼拜写下了获得了普利策奖的小说《The Orphan Master's Son》。
但是如果头脑是封闭的,去过的地方再多,也不过是肉体留下很多到此一游的照片,心灵依旧是原地踏步。
当然,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各自的活法。就像《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里说的,有的人天生是牧羊人,云游四方;有的人是面包师,守护家乡。
幸福没有一定之规,只要适合自己就好。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我的胃最爱国,没毛病。
德国为留学生提供的,是很不错的教学和很舒适的环境,大家可以很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接下来就由的我介绍德国留学一年十万够用吗?
一、学期杂费
德国所有高校的注册学生每学期均需缴纳所谓 的“ 学期杂费” (Semesterbeitrag) 。由于各个学校在“学期杂费”中包含的项目不一样,所以收取的金额也不一样。平均水平约为270欧元。
一般来说,学期杂费其中包含的一部分是社会福利费, 用于如学生食堂、学生宿舍或运动设施等的日常支出以及管理费用。
部分联邦州的高校还会收取一个管理费用,每学期约为50至75欧元不等。
除以上几项,部分学校还需要学生缴纳学期优惠车票费 (Semesterticket) ,可以在半年内免费乘坐学校所在城市及其周边的公共交通工具。 这一点,上次分享的慕尼黑大学学长就有提到过,这个优惠车票非常划算,会比你自己购买车票要省钱很多。
二、生活费
其实,德国的生活费用相对较为低廉,即使放在整个欧洲比较,德国的生活费用也绝不会高于平均值。
但是,具体每月需要多少生活费,这个很难有一个确定的数额。因为所处的城市不一样,生活习惯不一样,生活费相差的金额可能1-2倍都不止。
一般来说,慕尼黑、法兰克福、斯图加特、波恩、汉堡和科隆这些地方的消费会高一些,尤其是慕尼黑,一直被称为是全德消费最高的城市。
在德国,大学生平均每月用于生活开支的费用约为700-900欧元。
其中,房租在每月生活花销中所占的比例最高。由于城市不同,每月的房租会从210--360欧元不等。如果希望节约费用,可以住在学校提供的学生宿舍(很难申请)或者合租房内 (Wohngemeinschaft)。
此外,在德国,大学生可以享受到很多特殊的优惠。话剧院、博物馆、歌剧院、**院、游泳池以及其 它很多机构都设有针对大学生的优惠门票 (需要出示学生证) 。
三、医疗保险
去德国留学,必须参加医疗保险。在大学注册或者拿居留许可时,都必须要提供保险证明。
一般情况:德国法定医疗保险公司面向大学生的保费大约为每月80欧元。
特殊情况:年龄超过30岁(或者结束了第14个学期) 的学生不能再享有公立保险公司针对学生的优惠政策。一些保险公司也会提供一个学期的较为便宜的过渡保费(也就是所谓的毕业生保费)。然后德国法定医疗保险公司的保费就会涨至每月170欧元。
很多德国高校的大学生服务中心为留学生提供一些服务套餐,其中除住宿和餐饮以外, 还包含一份医疗保险。
四、学费
绝大部分去德国留学的小可爱都就读于公立大学。公立学校通常不向攻读第一个学位 (Erststudium) 以及大部分硕士课程的学生收取学费。
唯一 例外的是巴登-符腾堡州,从2017/18年冬季学期 开始,来自非欧盟国家的国际学生需要缴纳每个 学期1500欧元的学费。但有些情况下可以免除学费,例如在德国获得高校入学资格的国际学生无需缴纳学费,因参加校际合作项目来巴登-符腾 堡州交流的国际学生也无需缴纳学费。
个别联邦州对攻读第二个学位 (Zweitstudium) 或者学习时间超长 (Langzeitstudium) 的学生收取学费。某些特定的硕士课程也可能是收费的。
注意:
在德国,学费的高低不能说明教学质量。即便是免收学费的专业也具有十分好的品质。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德国免收学费,是不是说明教育水平低劣”,真想用一个“翻到天灵盖的白眼”怼TA!
补充说明:
在赴德留学之前还必须提供一份资金证明 (Finanzierungsnachweis),表示自己有能力负担留学期间所需的费用。一般要求每年需拥有超过8640欧元的可支配资金。
综合以上:
我们大致可以算出在德国留学,每月大概要花多少钱,据“德国大学生服务中心联合会”第20次社会调查,我们可以得出,德国留学生每个月的费用支出在794欧元。
当然,如果你有旅行等其他方面的规划,肯定要高于这个数字。
一年7万多,连英美国家最低消费的四分之一都不到,更何况,我身边的德国留学生,几乎没有不打工的(留学生有120个全天,240个半天为打工时间)。
五:德国留学还可以通过打工+奖学金,减轻留学负担
网上很多人说“留学生都很有钱”,“在国外养尊处优”。
姐姐想说,我认识的德国留学生没有一个不打工的。大家都知道德国的学业、考试非常繁重,在这种情况下,留德华们还要硬生生抽出时间做兼职,减轻家庭的负担,他们其实很不容易。
我们时常只会关注到他们“又去旅行了”、“又去party了”,但你不知道,私下里,他们有多努力!每周跑3个展会做翻译,还要做校内的助教,为了省钱,和自己不喜欢的人合租,吃自己不喜欢的食物,留德华们背后的心酸,你都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