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yezi666

学者捐书引出个人藏书归宿话题

yezi666 今天 2
学者捐书引出个人藏书归宿话题摘要:   作为文化大省,我省拥有一批优秀的藏书人,他们藏书万卷、坐拥“书城”。在埋身书海的同时,这些藏书人也一直在考虑垂暮之时,如何处理终身所藏的问题。  在这些藏书人看来,除了...

  作为文化大省,我省拥有一批优秀的藏书人,他们藏书万卷、坐拥“书城”。在埋身书海的同时,这些藏书人也一直在考虑垂暮之时,如何处理终身所藏的问题。

  在这些藏书人看来,除了把书籍传给后代继续使用外,将所藏图书无偿捐献给图书馆是重要渠道之一,因为这种方式既可惠及更多读者,也能发挥书籍更大价值。

  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尽管图书馆欢迎各方捐赠,却对捐赠人所捐图书有一定的要求。那么,藏书者的终身所藏到底该何去何从?

  我省多位学者无偿捐书

  日前,一间书香四溢、干净整洁的“辽山书屋”在抚顺市图书馆正式挂牌成立。书屋所藏8100册图书,由今年75岁的抚顺地域文化学者肖景全无偿捐献。这些书籍以东北地区历史、文化、考古、民俗类为主,收藏时间跨越半个世纪。

  “无偿捐献自己所藏书籍,是我多年以来的愿望。”11月26日,肖景全谈到捐献图书的初衷时表示,这些书籍既能在图书馆得到妥善保管,还能被更多读者翻阅。“应该说,这是它们最好的去处。”肖景全说。

  据了解,近年来,我省不少学者和藏书人都将自己丰富的个人藏书无偿捐献给了公立图书馆或相关机构——

  2022年,辽宁籍军旅作家、诗人胡世宗向辽宁省图书馆捐赠4000种各类文献,包括创作手稿、个人著述,以及国内知名作家签名的赠书;

  今年9月,国内学者郭谦向辽宁省图书馆、沈阳市图书馆、沈阳大学图书馆等单位捐赠了《影响百年中国的文化世家》等著作10种22册以及《沈阳颂》《沈阳赞》等书法作品;

  这个月,原《诗潮》《中国诗人》杂志主编、著名诗人罗继仁将7000余册藏书无偿捐献给辽宁省作家协会,这是省作协历史上获赠书籍规模最大的一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我省藏书者众多,其藏书最终去向大体有4种方式:其一,由藏书者后代继续收藏、使用;其二,无偿捐赠给图书馆、博物馆或相关专业机构;其三,流入二手书店,在读者中间继续流转;其四,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回收。

  年过九旬的文化学者李仲元2023年曾将自己出版的12种96册著作无偿捐献给沈阳市5个城区的城市书房。李仲元表示,自己藏书有万余册,其中以文史类书籍居多,因为自己的后代大都从事文史研究工作,所以他的所藏会继续在后代中传承。不过,遇到合适机会,他也会将自己的著作捐献给公共文化机构,让更多读者能够阅读到。

  图书馆接受捐赠有“标准”

  当捐赠者下一代所学与自己专研方向不一致,将累积多年的藏书最终捐献给图书馆,被很多藏书者视为最佳选择,图书馆等专业收藏机构对此也持欢迎态度。

  近期,沈阳市图书馆正在对外公开征集与沈阳地区有关的地方文献。沈阳市图书馆典藏部主任马丽表示,征集地方文献是沈阳市图书馆的一项长期工作,就他们而言,图书不论出版年代(包括古籍、近代文献)和文献类型均可入藏。

  马丽说,地方文献包括地方志、地方史料、地方百科全书等相关内容,是一座城市的记忆密码,是突出本地特色的区域性文献,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记录着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的历史变迁、风土人情和社会发展,对于研究本地人文、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藏书者的捐赠和征集而来的图书,可丰富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数量和内容,为后世研究者提供便利。

  马丽说,近些年来,一些藏书者也会将自己所藏无偿捐赠给图书馆。为了铭记这些藏书者,他们允许藏者将自己的姓名留在书籍上,让更多人在阅读书籍时能铭记捐赠者的义举。马丽同时表示,藏书者的捐赠图书入藏沈阳市图书馆的地方文献部门后会被永久珍藏下去,不会被剔除。

  据了解,对藏者无偿捐献的图书,如果书籍品质较高、数量众多,一些图书馆会设专门书柜或专属书屋;那些零散的捐赠,将会和其他图书一并入藏地方文献书库,供读者查阅。

  对藏书者捐赠的图书,读者普遍持欢迎态度。今年52岁的读者陈贵文是一名地域历史文化爱好者,他表示,相较于大众图书,地方文献具有专属性,出版数量往往较少,尤其是一些年代久远的地方文献,不仅价格高昂而且难以购买,“他们(指捐赠者)的无偿捐赠可以解决这个难题,特别感谢。”陈贵文说。

  虽然图书馆等专业机构是捐赠者藏书的最佳去向之一,但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图书馆并非“来者不拒”,因藏书空间有限,图书馆对捐献或所征集的图书有一定标准和要求。

  一家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在日常工作中也遇到一些想要捐赠图书的藏书者,但因为捐赠者的图书出版量较大,且图书馆本身此种图书馆藏也很多,或者此类书没有收藏价值,抑或存在其他原因,所以,他们只能建议其自行处理。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