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yezi666

美国留学群(美国留学 过来人教你如何有效地融入美国同学圈子)

yezi666 01-06 59
美国留学群(美国留学 过来人教你如何有效地融入美国同学圈子)摘要: [db:Intro]...
最近一两个月,有不少美国寄宿中学的招生办主任和校长陆陆续续来访中国。其中有之前在美国一起工作过的同事,也有是第一次认识的。其实寄宿学校的圈子不大,一般隔一两位中间人就能够对上号。

 见了这些远到的客人,谈话内容也是天南地北。其中位于波士顿市郊的伯克夏中学(Berkshire School)招生主任跟我谈了甚多,随着话题的延伸,也就谈到了亚洲学生在学校里的融入。伯克夏主任倒是很积极,好不保留地跟我分享了一位韩国学生在伯克夏当学生会主席的故事。这位主任当场甚至显得还有点兴奋,我欣然接受了他的分享。

 在同一周,我接触了一位小留学生,关于相同的话题深入地交流了一番。这位学生,我们暂且就称他为Wen 吧。Wen来自北京,是一位2013年秋刚去美国读10年级的学生。从言词中,我能感受到Wen的性格较成熟,但不能说外向,更确切地说是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他非常诚恳地向我请教他自己面临的一大困惑,如何有效地融入美国同学圈子。更具体点,他说他与美国同学之间的话题不投,而且美国同学一般都是4、5个人成群,自己的语言能力善待提高,因此争取到机会说出自己的声音不容易,让人家注意到并接受自己更不知道从何做起。

 这种困境可能是绝大数中国或者国际学生初到美国所碰到的困难。对Wen同学来讲,他其实有一个更大的目标:他想在11年级的时候,竞选学校的学生会主席一职。因此他希望从现在开始就攒人气,建立自己的威信。我倒挺佩服他的勇气和主动!

  难融入的三种情况

 关于如何融入的话题,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关心,我做为过来人还会经常去回味自己的经历,自己小留学生时代的酸甜苦辣,终生难忘。对于这条必经之路,中国学生,不管是高中还是本科,一般会遇到三种情况(高中因为规模比大学小,学生年龄也小一些,因此现象更明显):

 1)完全被孤立:在中国人圈子里和在美国人圈子里都找不到好朋友,自己对交友没有信心。甚至在心理上会变的孤僻,这是令人担心的,但相对少。

 2)被中国圈子孤立:如果一个中国学生刻意避开中国学生圈子,去找美国朋友,很有可能会被中国孩子排除在外。但是如果这个孩子在美国圈子里找朋友不成功,那么他就成了第一种情况。其实这种现象在韩国学生圈子里更为明显。

 3)扎堆在中国圈子里:现在很多学校里中国人不少,很容易形成一个中国小圈子。不少中国学生实际上就生活在这个圈子里,令自己的美国生活和学习效果大打折扣,而家长并不知道。

 那有没有可能做到自由行走于中国圈和美国圈呢?有,但是难度系数很高。那具体的困难有哪些呢?哪些是显而易见的,又有哪些是深层,隐性的呢?面对这些困难,又如何准备并克服呢?

 首当其冲的,也是最容易理解并能预见到的困难是语言。语言方面的挑战至少有两个层面:语言能力本身以及交流的内容。学生首先要具备流利的英文表达能力,再者便是找到同他人对话的共同兴趣点。两者必须共有,但是后者的难度更大。

 第二个是个体的性格。虽然说没有两个人的个性是一样的,但是中国人作为一个群体来讲, 出于文化,社会,国情,以及现代教育模式的影响,是有不少共性的,特别是在自我表达和展现方面能力,往往跟年龄的增长成反比,比如在主动性方面就多少存在障碍。

 第三,中国大陆的学生往往会带有历史包袱:跟他人交流的时候,尤其是谈到关于一些历史遗留的敏感话题,在还没有跟对方(包括跟老师)展开深入的交流之前,就 已经有了自己的?标准?答案。我自己曾经甚至因为听到不同的意见而愤怒过,不过也证明了自己曾经年轻过。话说回来,既然你远道而来美求学,最起码要给自己 一次机会,听听不同的声音,其中难免有些观点是你不喜欢的,也有些是从未接触过的。学会去听不同的观点,难道不是留学的一部分吗?

 第四是文化上的区别。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承认中美文化相差甚大,但是真正看清楚文化的差异是如何影响留学生的融入,并非容易。就如同文章开头的Wen 同学所讲:跟美国学生交流,话不投机,甚至觉得美国学生的有些话题过于幼稚。这确实是由于生活的轨迹和关注点不同而导致聊天的兴趣点不在一起。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美国百姓对体育的热衷和中国人民对学习和分数的疯狂,两家人只能说两家话。

 但是有更深一层的文化区别,并不容易觉察到,那就是中美对?朋友?或?友情?的定义存在差异。中国是个极其讲人情的社会,因此?朋友?这个概念往往比美国要复杂,微妙许多。这种差异类往往导致中国学生感觉找不到很要好的美国朋友,读了四年的美国高中,还是觉得中国朋友亲。

 也许中国朋友真的就更亲一些,但是我希望用一个比喻来客观地分析这个现象:比较一下中美两国的中国菜。凡是第一次吃美国的中国菜的中国人,都会认为它不正宗,甚至不好吃。其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已经吃习惯了中国的中国菜,依赖的是中国的标准。

 同样的道理,中国学生在美国交朋友,如果始终没有找到中国式的那种友情,你总是觉得没有交到好朋友或者友情?不正宗?。但是有人会说,中国菜的标准当然是以 中国的为准。确实,这点我赞同。但是交友又有别于中国菜:在中国依赖中国的标准,但是到了美国,就需要了解并接受当地的标准。

 最后一点困难是取决于中国留学生所接触到的美国同学和老师。很多美国人对中国不了解甚至误解,但是这些都不是问题所在。最核心的问题是这些美国人是否有意愿去了解中国。如果美国学生和老师也能向前迈出一步,主动去了解中国,那么中国学生的融入也就会事半功倍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选一个合适的美国学校是何等重要。

  如何才能真正融入?

 除了在校生面临融入的问题,不少硕士或者博士毕业后,要在美国工作并定居生活的人群也面临类似问题。哈佛大学国际学生办公室Joseph Chen 最近在一次教育论坛上的分享,对这群人总结了三点:1)语言文化 2)工作签证 3)工作经验。当我们要跨入社会的时候,融入就关系到生存,因此就变的既实际又奢侈。Chen 先生谈到的三点,还仅仅是定居的基本条件,是否能融入乃至被接受,仍然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话题回到15-20岁的在校留学生,面临上篇谈到的种种困难,那又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解决办法呢?

 首先,预期要实际。愿望是美好的,但是现实是有距离的。我建议家长和学生先要明白成为中美之间自由穿梭的两栖人是一个非常高端的目标。能做到,最好;做不 到,很正常。人人都做到了,很不正常。为什么如此武断?因为在留学的中国人群里,还有不少人是属于跟风的。想像一下如果一个学生去美国读书本身都是跟着别 人走的,那么去了美国之后方向感和主动性又从何说起?

 第二,择友要有选择性,无需追求所有的美国学生都接受你,你也无需为了被他人接受而把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你若稍微仔细观察一下周围,很容易就会发现美国学生之间也存在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现象,比如美式橄榄球的总会在一起。既然如此,在美国的学校里,就应该先有自己的择友条件,避免到处撒网。

 我建议在进入到一个新的环境的时候,首先学会观察哪些同学以及老师符合你的择友条件,然后有方向性地去了解,接触。退万步来讲,你我去美国求学,到底还是非美国人,完全没必要强求被美国人接受。他们不接受或者不来主动了解你,是他们的损失。不过这种想法绝对不能成为你不主动去接触他人的借口。

 第三,择友如此,那么择校也得小心考虑。上面谈到美国同学和老师是否对中国感兴趣,对中国学生的融入有直接影响。因此小留学生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就应该去注 意这一点。判断一个学校是否对中国感兴趣,通过几个简单的问题就能有所掌握。比如说,当你在访问校园,见招生官的时候,咨询一下学校每年有多少人在上中文 课?跟法语,西班牙语等其他外语课的人数相比如何?甚至了解一下学校课程设置里是否有亚洲历史或者中国文学等。

 第四,谈到个性,我们都觉得美国人开放,中国人腼腆,内敛。我个人认为中国人的特点并非就是缺点,反而很多时候是个优点。我不鼓励每个人都追求性格外向,引用描述水浒梁山好汉的一句话倒很合适:该出手的就出手。也就是说,该轮到你上场了,比如说录取面试的时候,那么你就得好好表现,展现出自己最闪亮的一面。

 这点家长在培养孩子的时候,需要提供适当的机会,让孩子能够展现自己的个性和声音。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孩子能够跟不同的人群交往,比如不同的经济背景的, 不同国籍的或者就是不同性别的。另外一种有效的培养个性的方式就是通过体育。参加体育培训,竞技都能够让孩子变的更阳光,更有魅力。

 第五,语言文化。语言的使用和文化的了解是分不开的,前者是骨架,后者是血肉。那么上面提到的北京Wen同学的困惑,如何有效解决?虽然没有灵丹妙药,但是还是有一些办法的。倘若你已经在美国,觉得交美国朋友困难的话,我建议你先找来自其他国家的国际学生。往往都是国际学生,更容易成为好朋友。倘若你是预备留美生,离留学还有一段时间,那么恭喜你,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就是参加读书俱乐部。读书俱乐部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但是有两个特点:第一是有常年读书习惯,第二是参加小群体讨论。一个人除了自己爱 读书之外,必须学会讨论和分享。我们都知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真理。前者如果没有后者的补充,对一个人的教育是有限的。但是?行万里路?对现在的中 国学生来讲是个奢侈,不是因为没有经济实力,而是没有时间。那么群体讨论,个体之间可以相互交换经验,从而达到每个人都可以从他人的经历那里获取营养,也 算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行万里路?。

 如果自己的社区没有读书俱乐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一家人形成一个小群体。每个月一家人读同一本书,找个周末,坐在公园里的某棵树下,共同讨论书中的人物和情节,这是不是一个非常巧妙的方法。就算家长读不了英文原著的,翻译版本的也不错,关键在于注重讨论文化元素。

 融入一个新文化或者是成为双文化人,话题广而深,足以成为社会学博士的毕业论文, 这里只能是点到为止。在中美两边生活过的人,尤其是移民,非常清楚这可是一辈子的追求。我个人的一半中国,一半美国的生活经历,算是给自己打下了不错的基础,但是双文化的这个平衡点也会根据个人的年龄变化以及中美两国之间的实力的跟新而调整。

 不管如何,最后分享一个小小的双文化人故事,留给读者们一个后续的思考。

 我一半的中国经历,使我养成了不少中国人的习惯,其中之一就是喜欢喝温水。但是在美国,大家喝的往往都是冰水。那么在社交场合,当人人都在喝冰水或者冰可乐 的时候,而我却喝温水,其实是有很大压力的,时常美国的公共场合是根本不提供温水的。虽然这并不是什么大事情,但是群体的压力(peer pressure)是很实际的。如何克服这种压力,那么这个时候我就会转变思考框架,想像一下在全世界的范围里,又有多少人喜欢喝温水?那当然就有了千千万万的中国同胞,喝温水在中国太正常了,自然我也就不会再去理会众多美国朋友的不解。

 另外我在北京生活,交通是严重依赖于地铁的。因为工作路途遥远,地铁里时间久,为了充分利用时间并放松自己,那么我就这50分 钟的时间,在地铁车箱里练习跳舞。这种行为肯定会招来一些眼光,或许是欣赏,或许是质疑,那我肯定是有压力的。但是这个时候我就会想起美国,想起我生活了 十几年的纽约,这种事情太正常了。当我的心里充满着千万纽约客的支持,我的内心就会受到解放,尽情享受自己的舞蹈了。我曾经跟家人开玩笑说,要不我哪天练 习完毕,直接取出个帽子,收取一些赞助。我相信更多的是欣赏的眼光!

在美国读博的风险大不大

我在芝加哥上高中来着。首先说地理环境和气候把。他纬度和沈阳差不多,冬天很冷,很长,雪很大。夏天很短,但是不会特别热,35度以下。另外芝加哥是风城。风大,经常刮到我睡不着觉=。= 芝加哥是全美第三大城市,市区非常漂亮,但是要注意的是,芝加哥大学附近就是黑人区,很危险,不能去,晚上不要一个人在街上逛。芝加哥所在的伊利诺伊州是教育大州,芝加哥有很多好大学。芝加哥大学~~全美第九,商学院非常好!是李政道还是杨正宁来着的母校。但是他是在芝加哥市区,如果想好好学习不受干扰的话,还有很多好大学散布的芝加哥市区周围的小城市里。像全美公立大学第三名,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芝加哥可玩的地方也很多,相邻密歇根湖,而且是美国的交通中心,世界最大的交通枢纽。最大的好处是上学不用转机。芝加哥的唐人街真心一般。但是吃的还是可以的。消费水平总体还行,属于中上水平。然后就是这里属于美国的东北部,或者说中部,总体来说比较保守,重视教育(这是一个老美跟我说的),不像西海岸或者东海岸,加州啊,纽约波士顿啊太闹了。

 唐晓琳,她博士7年,发表了6篇文章,去世前仍未能毕业。大家议论的焦点是,在美国读博士,短则3-4年,长则7-8年,投入的是青春,最终能收获什么呢?下面就来说说在美国读博的风险大不大。

 在决定走“读博” 这条路之前,读一读这篇文章。

 10月10日,犹他大学证实该校物理与天文学系博士研究生唐晓琳已离开人世。物理与天文学系主任Benjamin C. Bromley教授给系里所有学生发去了一封邮件,对唐晓琳的去世表示极大悲痛,并说她将会被所认识的人们深深怀念,并且提供了心理辅导的信息。但邮件并未提及唐晓琳的具体死亡原因,以及何时何处发现遗体。

 据悉,唐晓琳2004年考入北大,就读空间物理专业,2008年本科毕业后前往美国攻读研究生。据犹他大学网站2014年11月报道,唐晓琳和该校物理与天文学系副教授Saveez Saffarian合作,对动物病毒进行了生物化学分析和计算机模拟,以发现和解释埃博拉、麻疹和狂犬病等相关病毒的各种可能的复制机制。

 唐晓琳非正常死亡事件在犹他大学中国留学生群体中引发热议。有犹他大学的中国留学生近日来在网上留言,指责唐晓琳的导师Saffarian给她压力太大。一位中国留学生留言说:唐晓琳离世后,她的导师Saveez Saffarian第一时间删除了科研团队里关于唐晓林和另一名中国女生的资料。

 按照常理出现这种情况导师应该在主页表示哀悼,这种反常情况的出现再联系到唐晓林7年博士,发了6篇文章,还没有毕业,我们无法不怀疑导师的心虚和冷血。

 另外一位犹他大学的中国留学生爆料说:唐晓林的导师Saffarian和他老婆在犹他物理系“开夫妻店”。他的老婆就有过不让美国博士生毕业的经历。这个美国女生在很多影响因子高的期刊发表了一作文章,还是被他老婆卡着不让毕业。最后请了律师闹了一通挂在别的导师名下毕了业。

[email?protected] Gao 是一名生物信息分析师,她的回答比较具有参考价值:

[email?protected] Gao 的留言里提到了“千老”这个梗,为此我还专门去查了下。

 2012年的时候,有个80后妹纸新进了某实验室,同实验室有个70后的博士后。两人有点矛盾,妹纸发了个牢骚帖,说了实验室的几个人,其中一个被其称为“千年老博后”。过了几天,一个老博士后发了一篇名为《我是千老》的文章,讲述了自己在北美求学,最终变成职业博士后的经历,从此“千老”这个词开始被广泛使用。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读博(博后)这条路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么风光。

 关于在美国读博士的收益和风险,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吴绢曾经表达过自己的观点,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在美国读博士的风险

 读博士最大的投入是青春

 在美国拿个博士学位,短则三四年,长则七八年。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一年能抵过去的几年。更别说中国的经济爆发,在国内经商的同学一年里赚着十年的钱。因为保养得宜,加上春风得意,十年过去了还像昨天那么年轻。

 而在美国读博士的,这长长的几年青春,都是要实打实地在图书馆或实验室度过。增长的知识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只是早生的白发。同学赚的可都是看得见的东西。比如可以用来玩漂移的宝马,或者是要保姆浇花的别墅。很多人觉得不值,也有很多人为你觉得不值。特别是在这个重商重利的重金属时代,这白花花的青春似乎花得特别不值。前面说过,读书不是职业,读博士也不是职业。这么长的时间都是投入,而且是有风险的投入。

  读博士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是读不出来。读博士不像硕士。美国的硕士虽然要读两年,是英国和澳洲的两倍,其实却很好读出来。不过美国几乎就不把硕士看成是一个正经的学位,当然MBA除外。我们系的硕士不用资格考,不用开题答辩,最后的毕业答辩也不用对公众公开。一般硕士被看成是一个过渡的学位。只有博士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哪里挺不过就倒下在哪里。

 我们系的博士资格考要关起门来闭卷考三天。第一天考理论,第二天考方法论,第三天考专业知识。等到第三天考完,一般人的状态就是用鞭子抽他也无法再抽出来一个单词来。因为所有能想到的他都已经写出来了。通不过的有些是英语太糟糕。三天24个小时写下来,更是云遮雾罩,让导师无法给及格。有些人是实在容量不足、储备有限,不够三天的料。但是在做学问上栽跟斗,再惨也还算情理之中。

 读博士另外的一种风险与学问做得如何无关,而是与文化有关

 美国的文化与中国有千万种不同。文化的陷阱小则让你处处受制,大则能直接把人送进监狱,甚至送人性命。懂文化要比懂学术难得多。学术很直白,文化则很含蓄;学术很逻辑,文化则很无厘头。博士要读出来,有时候入乡随俗比悬梁刺股来得重要。

 读博士的终极风险是找不到工作

 当初拿到美国的博士入学通知书,很多人也同时攥着美国大学提供的全额奖学金。这份沉甸甸的奖学金除了每月可领的助教助研的薪水,还有免掉的昂贵的学杂费。七七八八算下来一年也有三五万美金。换算成人民币,这个博士也还算读得风光。好不容易读出来却找不到工作,情何以堪?

 理科工科的博士,工业界还能消耗一些。文科的博士,比如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学,通常只能去高校。但是高校职位非常有限。加之终身制让七八十岁的老教授还活跃在教学研究一线,要等一个这样的高校职位,简直和查尔斯王子等当国王的难度相当。中国留学生读文科博士的少些,但是美国自己人对此却是乐此不疲,根本不把投入收益放在眼里。

 如果读博士的收益仅仅是一个终端学位,而这个终端学位让原本或许有潜力成为款哥款姐甚至款大爷的人成了失业人员——不仅仅是在美国失业,还可能在中国失业,成为终端海带。

 那么,这个博士,是要读,还是不要读?这个问题,其实我有个很简单的回答——那就是不要读。

 一纸文凭,无论博士、硕士、还是学士,真的只是一张纸而已,轻如鸿毛。如果仅仅为了“一张纸”的收益,耗费美丽青春,甚至有人铤而走险做出买“纸”的傻事,实在是数学不过关,没有算清楚得失。

  当然,风险与收益并存!

 在美国读博士的收益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