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德国75天。
距离结课和期末考试还有不到2周的时间,晚饭后看了一晚上的英文讲义已经看到怀疑人生,回想起这学期的上课状态和节奏,总结了几点,给打算在国外就读商科专业的同学一点实用的建议。
英文授课环境,涉及到以下几点,教授的口音、语速、课程专业词汇比例、学生的专业背景知识储备数量和学生的语言能力。站在我们学生角度,无非就是(教授们上课的)输入和(学生将来在案例分析、演讲、小组讨论乃至工作中的具体应用)输出两个方向的内容。
1.心态上尽快“断奶”。不管出国前语言技能高低,来到全新语言环境上课多少还是有点不适应的,这可以理解,我们唯一可以的做的就是尽快适应而不是想办法去逃避,尽快融入到陌生的环境中。
2.预习和复习真的有必要。课程涉及的专业词汇,如果第一次听,肯定是陌生的,而且英语中那么多“一词多义”的现象和一堆“中文我都懂,英语看不懂”的专业名词,如果,没有提前预习,是很吃亏的。在预习过程中发现难以理解的生词、概念和想法可以标注后上课请教老师,老师都很乐意为学生做出解答的。
3.油管的正确打开方式。在我们预习和复习的时候,可以在油管上搜索课程、专业名词解释,一群大神已经把那些枯燥的经管知识做成小视频,你要做的就是搜索、点击和观看。
观看视频有如下几个好处:
1)浅显易懂,图文并茂,查漏补缺。对于一个概念的解释3-5分钟的小视频讲得很清楚了,不需要大家死记硬背,理解就好,比起专门阅读教材和更为深层的论文要更容易被接受。
2)锻炼听力。看视频本身就是一个输入的过程,很多以前陌生的表述在不断地输入下也就日渐熟悉起来了,那些陌生的词句和语言的排布,听得多了就习惯了。
3)节约时间。相比系统地阅读外文教材和文献所花费的时间肯定要比看视频慢多了,提升阅读能力的方法很多,但别找专业教材这种投入-产出效费比低的方式进行。商科类的知识点犹如一堆零散在仓库的零件,它不需要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倒背如流,而是能通过各种各样的组合解决实际问题。
客观地讲,毕竟是外语环境,哪怕是一堂中文课,我们都做不到100%完全吸收,更别提英文环境了。不通过额外的补充是不能弥补这种天然的差距的,利用好油管上丰富的资源其实在国内也是这个道理,只不过在国外这种天然“对立”的环境里更能激发人找寻解决办法的能力吧。
伦敦政经学院 国际关系 本科生
牛津的天空,是通透的深蓝。
现在是一个90后留学生遍布世界各地的时代。爱闯爱写的大一学生朱洁,飘洋过海到英国,成为这留学军团中的一员,向大家讲述逐渐展开的新生活。—编者
上周谈到的,是与伦敦市中心的繁华喧闹融为一体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不知我的描写能不能在各位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学校的画面,不过若是来过这里,想必会爱上这小小校园里的喧腾和张力。
然而,与此相对的广阔和宁静,也能一样地深深地打动人。
两年前,我随中学的乐团来英国一游。当时在牛津大学城只停留了半天,却对她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那时的我,旅途劳顿,又受到时差的影响,在大巴上昏昏沉沉地地睡去。可是一个神奇的瞬间,我忽然一个激灵地醒来,然后发觉刚刚进入了牛津城的地界。这个或许是个巧合,但在参观完毕后我更愿意相信自己是被牛津城的灵魂所唤醒。那一定是个神秘而高贵的声音,是一种直击心灵的呼唤。
抬头向车窗外望去,天空的颜色,不是“湛蓝”,也不是“蔚蓝”,而是一种既深沉、又透亮的颜色。仅仅这种“透明的深蓝色”,似乎就有强大的吸引力,让我凝视了良久,觉得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下车在大学城里走着,一步一景一学院。每个学院建成的年代各有差别,风格和所擅长的专业也独树一帜。直冲蓝天的尖顶散发着蓬勃向上的朝气,而穹顶则透出一份沉稳与内涵。学院藏书馆的浑圆构造掩映在苍翠树木之中,将博学的种子播撒;学院教堂的彩色玻璃窗映射着澄澈阳光,让信念的翅膀飞扬。种种牛津城内的景色,难以一一用文笔描绘。我只记得同去的朋友们,脸上都写满难以置信的表情,眼睛贪婪地凝视着每座古老的建筑,嘴巴微微地张着,发出无声的赞叹。
路过一个学院时,导游说,这里的研究生刚刚考完最后一场毕业考试。果然,我看见披着纯黑的牛津校袍的人们三五成群地走了出来。让我惊讶的是,他们缓缓地走在不十分宽阔却秩序井然的街道上,既没有考试终于结束的手舞足蹈,也没有担忧考试结果的愁眉紧锁。他们神闲气定,只偶尔露出一丝浅浅的微笑,从中方能窥得悠然的自信。再过不久他们就要走进社会,届时必然将这宠辱不惊的气质,带到他们决定去的地方。
我只顾四处张望,没想到碰倒了停在路边的一辆单车。我慌张地对车的主人道歉,手忙脚乱地想将它扶起,可是那金发黑袍的年青女郎,轻轻看了我一眼,微笑着表示不用担心。那双眼睛在明澈的镜片后面,静静地看向我,几秒钟之内,透出的是沉稳,是知性,是大气,还是书香?我一瞬间有些恍惚,目送她登上单车轻盈地远去,直到那两根随风飘动的黑色袖带隐没在街的转角。
然后我意识到,那一双眼睛,是我刚醒来时看到的天空的颜色,那种通透的.深蓝。那是一种在吸收了渊博知识之后豁然开朗、看清世界的颜色,无限深邃,又无比简单。
牛津城里各式的街巷店铺,依傍着牛津大学的学院,让我分辨不出哪是学校、哪里不算。普通的民居显出古朴庄重的气质,咖啡店外的小木牌轻轻宣告着晚上将举行的莎士比亚探讨会,而流光溢彩的ZARA时装店旁也都没有一丝浮华的气息。
牛津的学子们陆续放学,散布到大学城的各个角落。周围明明是人多了起来,却仍然让人感到无比的舒适宁静。晚风将教堂里敲起的钟声传动,也将牛津大学独有的气质和灵魂向四处扩散。我看着那被夕阳微微染红的广阔天空,体会着空气中数百年传承积淀下来的智慧,沉浸在美好的遐思之中。
与伦敦政经学院一样,牛津也是没有围墙的大学。可是不同的是,伦敦繁华急促的风气迅速渗透伦敦政经时,牛津浓浓郁郁的历史气息、学术氛围,悠悠地向周边的朴实小城蔓延开去,将周围的一切,拥抱进自己博大的胸怀。当伦敦政经急急地赶上了伦敦瞬息万变的步伐,牛津大学却将整座小城定格在了历史的某个阶段,永远存留着英语世界里第一所大学的高贵、虔诚与不凡。
在网上看到一个则趣闻,说1963年时,伦敦政经学院的校长罗宾斯写了一份《罗宾斯报告》,指责牛津、剑桥的垄断地位和这将造成的墨守成规、保守难变。英国政府相当认同,很快地决定创办更多的大学以冲淡牛剑的影响。很快,八所大学就开工了。但是不久人们惊诧地发现,这些新学校与牛津、剑桥异常相像,校舍的建筑风格、校园的气派和格局,仿佛从牛津、剑桥描过来的。更有意思的是,这些大学,都分别由一位来自牛津或剑桥的副校长担任校长。
这算不算是两类学校间的一种碰撞?坚信新学校会像自己一样随社会环境不断改变、革新的伦敦政经,遇上了自身力量足够改造周边环境的牛津大学。两方的气质如此不同,可是在碰撞之下,共同打开了教育界的一片新天地。相信这几所学校后来的气质,处在两者之间,既古典,又有新意,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写到这里,两类学校的画面在我脑中同时出现。伦敦政经小小的校园上,满是西装革履、意气风发的青年,飞快地穿梭在各种集会、讲座之间。而牛津城广阔的天空下,是身着古典黑袍、神闲气定的青年,悠然地踏着自行车,静静思考着那些尚未被解答的命题。
这是大学与城市灵魂之间关系的两种极端,前者入世到了极致,后者则超脱到了非凡。要说哪类学校更胜一筹,结论因人而异。我个人而言,因为天性比较怯弱,更愿意将自己浸润在热热闹闹的伦敦政经,多感受一些激情、多面对一些冲击。对牛津的印象呢,却也要永久地留在脑海里,提醒自己还有那样沉静、广阔而睿智的一片天,勿要在伦敦的繁华中迷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