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yezi666

留学生的孤独(当留学生身处国外时)

yezi666 01-15 118
留学生的孤独(当留学生身处国外时)摘要: [db:Intro]...

国内的同学一般性格会偏内向一些,因而当他们身处国外时,难免会觉得在结交朋友方面不太顺畅。今天,我们就给大家几个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各位同学在国外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

?1、打招呼要主动

国外对于礼仪虽然比较看重,但是美国在打招呼方面却没有那么多讲究,一般认识或不认识的同学彼此之间都会热情打招呼。尤其是在破冰方面,热情打招呼是非常有效的方式。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活动中,都可以主动上前打个招呼,看看对方是否愿意让你加入。

?2、不明白要提问

在国外,大家对于提问的接受度是非常高的,如果你有不清楚的地方,大可以直接提问,大家并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若是你不清楚却迟迟不问,以至于后面出现一些问题时,其他人反而会觉得可能是你的能力不足。

?3、始终要做自己

不管是处于怎样的目的,都要保持自己的内心不轻易改变。有的同学会为了更快融入团体而做出妥协,做出一些不符合自己内心想法的事情。相信我,这样做并不会帮助你快速融入,只会让你觉得越来越别扭。就算暂时你融入了集体,当大家看清楚你真实的状态时,反而会觉得你不够真诚。

?4、结交要有选择

有些同学之所以很难结交到合适的朋友,除了自己的情感、交友方式之外,还要注意对方与你的兴趣共同点。比方说,如果你们对于音乐都非常感兴趣,那么很可能就会成为好朋友。因而,我们在选择交友对象时也要做出筛选,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和团体。

?5、使用当地语言

不论你身在何处,也不管你身边是否有其他人存在,都要记得使用当地语言。因为只有你习惯了使用当地语言,才有可能真正融入当地的文化和环境中。除此之外,你的语言能力还将获得极大的提高,这不失为一件一举多得的事情。

总的来说,出国留学是一件持续要做的事情,虽然我们要保持积极热情,但是也不用刻意为之。就算是有那么一两个朋友无法结交,也没有关系。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做最真实的自己,你才能结交到更适合自己的好朋友。

在国外一个人住,学业压力大又孤独,我该怎么办?

不是你性格的问题,就算性格像我一样很自信,甚至到有点自恋,英文水平不差(雅思总分8分),性格外向,我前几个月在国外都觉得寂寞。然后我发现了信仰是你融入国外社会的唯一途径,我现在在澳洲留学,虽然不是加拿大,但是道理是通的。

我第一学期跟你感觉差不多,我有不少LOCAL朋友,平时能跟他们一起出去玩,一起疯,但就是觉得交不到真心朋友,我当时感觉就是很寂寞,因为你可以和当地人打成一片,但是别人并不关心你,没有真正的朋友是导致你寂寞的原因。后来我跟我一个基督徒朋友聊了这个话题,出乎我意料外的,他说他很享受国外的生活,觉得生活很充实,他当时有句话对我启发很大:“外国人跟我们之间差太多了,不仅文化,就连最基本的饮食都没共同点。我们想要融入当地社会是不可能的,但是因为基督教,我们成为了兄弟姐妹,这才使我们有融入的可能。”

当时我很惊讶也觉得他是在骗我,但是我试着去了解基督教了,现在我已经是个基督徒了,我的生活的确质变了。

我的朋友可能还没刚开始第一学期认识的多,但是有不少关系很好的朋友,我们之间会互相关心,会定期CATCH UP,交流生活,交流想法,平时电话交流,我觉得现在的生活再也不寂寞了,反而是很充实的,也促使我想留在澳洲了,刚开始我是很排斥移民的。

你可以去当地的教会看看,不一定要信,但是可以去感受下,自己思考下,再做决定。希望对你有帮助。

在国外读书,该怎么摆脱孤独感?

时值大多数留学生们踏上异国他乡的土地,开启自己的留学生涯之际,回答这个问题,真的很有些现实的指导意义。

出国留学人员为何心理问题突出?

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出国留学人员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之一。而随着出国留学人员的增加,尤其是2017年出国留学人员首次超过60万,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但近年来出国留学人员的心理问题日益增多,而且因为心理问题而导致的极端事件时有发生。

其实,留外学生出现问题早就有报道。早在1991年11月1日就读于美国爱荷华大学的中国博士留学生卢刚在校园中射杀数人的“卢刚事件”,在当时曾震惊中美两国,也引起了一场关于中国教育弊端的讨论。但在国内的媒介没有从卢刚的心理分析入手,而是反思国内教育的畸形,倒是受害者时任爱荷华大学安.柯莱瑞的3位兄弟举行了记者招待会,以她的名义捐出一笔资金,宣布成立安.柯莱瑞博士国际学生心理学奖学基金,用以安慰和促进外国学生的心智建康,减少人类悲剧的发生。

近期的案例,如章莹颖案,到现在都是国内外舆论关注的焦点,也说明出国留学群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实际上,出国留学尽管让人羡慕,可事实却是在国外生活并不比在国内容易,语言的差异、生活习惯的不同等原因使有些出国留学人员不能适应,而家人又不在身边,有些事无法释怀,心理长期压抑才会有种种过激行为。

但是出国留学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长期以来,一直被忽视。家长们以为送出去了,自己的任务就完成了,国内的学校认为已经送出去了,自然不会有问题了,而在留学的地区,因为种种原因,这些留学生又不愿主动寻求帮助,造成了留外学生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疏导,容易引起一些极端事件的发生。这是造成出国留学人员事实上处于“三不管”境地的主要背景。

在国外读书,重要的是异文化适应力!

出国留学让人羡慕,可事实却是在国外生活并不比在国内容易,语言的差异、生活习惯的不同等原因使有些留学生不能适应,而家人又不在身边,有些事无法释怀,心理长期压抑才会有种种过激行为。

这里涉及到出国留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留学适应力,或者称为异文化适应力。相对于知识储备、语言能力,出国留学人员的异文化适应力更为重要!然而,适应力是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因为了弄清楚异文化适应力的概念,我们首先要在理论上进行探讨。在我主持进行的一项外交部的研究课题中,曾对外交官的适应力进行过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个个体如何适应国外环境的理论模型,称为“PKU-PRISM模型(北大棱镜模型)”。该模型认为个体的异文化适应力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测评手段客观地测量出来的。

该模型是在基于文献查阅,并对外交部的访谈的基础上概括总结出来的。简而言之,适应力应该包含五个大的维度:人格特质(Personality)、角色认知与自我效能(Roles and self-efficient)、创新意识(Innovation)、社会技能(Social skill)和动机与心理健康水平(Motivation and mental health)。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五个角度对个体的适应力进行科学的测试。

当然,理论模型要真正用起来,还需要将其转换为可以操作的结构。因此,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根据我在外交部研究中得到的数据和积累的经验,考虑到出国留学人员在知识、技能方面都应该能够达到一定的要求,而且可以通过各种书面考试即可进行选择,我们的编制了一套测试系统,其侧重点在于对人格特征、情绪控制与自我认知、动机和心理健康三个方面的测查。

如何提高自己的适应力,摆脱孤独感呢?

从上述理论模型我们大致可以知道。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调整:一是动机层面,一是自我认知层面,一是稳定的心理特质层面。但是,很显然,稳定的心理特质是难以改变的,尤其是那些出国上大学,或者读研究生的人员,要改变自己的人格特质,变得更外向,更有亲和力,估计难度比较大。只是是有意识地改变自己在这些方面的一些行为。

第二个很关键的做法,是改变自己的认知!当碰到困难,遇到挫折的时候,如果你对同样的情景,采取不同的认知方式,得到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你在留学过程中,碰到下面的日常生活情景:

假设你很幸运得到赴某发达国家留学的机会,并由此结识了同一所大学的中国学生小A和小B。尽管不住在一起,但三人相处融洽,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日常生活互相照料,互通信息……。但某天,你发现小A和小B两人结伴去商场买打折用品,逛街,看**…,还在朋友圈里高调炫耀…。你感到很愤怒,都是好朋友,为什么甩下我?

此时此景,你会怎么想呢?

第一种想法是这样的:

这个小A,太不够朋友,明明知道有限时打折信息,为什么不告诉我?明显是有意疏远我。不告诉我也罢,为什么告诉小B?他们俩合伙来对付我…,这两人都没安好心…,还发朋友圈,故意气我不是?看我明天怎么对付她们……

你能够想象出来,持有这种想法的留学生,会有什么结果呢?TA可能会

整天茶饭不思,怀疑她人……与朋友关系越来越糟,人际交往受阻……严重影响日常的生活,和学业……

接下来,对同样的场景,让我们换一种认知方式。第二种想法是这样的:

这个小A怎么回事?突然不理我了,是不是最近出了什么问题?明天找她问问去,顺便跟她吃个饭,小B也好久不见了,也跟她联系下,看看明天能不能聚齐?……

持有这种想法的留学生,会有什么结果呢?TA可能会

以此为契机,跟朋友聚会……与朋友的关系越来越好……人际关系更和谐,生活学习更顺利……

可见,同样的场景,你的解读方式不一样,行为的结果也完全不同!

第三个很关键的做法,是改变动机。这点主要是要主动寻求社会支持。当你踏上异国他乡,开始你的留学生活的时候,你原来所倚靠的社会支持体系可能会不再起作用。远在国内的父母、亲朋好友,顶多也只能是通过微信给你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啦。举例来说,如果你感冒了,无论你给男/女朋友打多少次电话,TA能做的,恐怕也只是耐心地、温柔地劝你“吃点药,多喝点开水,好好休息一会儿.....”,这些安慰,并不能治好你的感冒!而住在你隔壁左右的同学或者邻居,才是能够直接把你送到医院,帮助你康复的求助对象!因此,尽量跟留学所在国的学生进行交往,多交朋友,多利用当地的社会资源,才是你平安留学的重要保障。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