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yezi666

日本留学生群(2021年日本留学趋势)

yezi666 01-17 109
日本留学生群(2021年日本留学趋势)摘要: [db:Intro]...

日本是一个很重视教育的国家,有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到日本去读书,那么日本2021年留学趋势是怎么样的呢?跟着一起来看看具体的分析情况吧!

  一、中国为日本国际学生最大生源国

 日本国际学生人数(包括大学院、学部、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专门学校、预备教育课程、语言学校)已连续7年保持增长,达312214人,相比上一年涨幅4.43%。

 对应我国的教育体系来看,日本的大学院是指研究生院,学部是指本科,短期大学类似大专,高等专门学校类似于五年制大专,专门学校类似于职业大专,语言学校在日本是专门为留学生提供日语学习和升学指导的学习机构。

 日本国际学生前十大来源国均为亚洲国家及地区,亚洲学生占日本整体国际学生总人数的93.63%。在日求学的312214名国际学生中,83811人在语言学校就读,3518人参加预备教育课程,78844人在专门学校就读,92952人在大学学部、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就读,53089人在大学院就读。日本的国际学生中来自中国的学生以124436的人数位居榜首,占比39.86%。在高等教育阶段,中国内地学生人数为94047人,在国际学生中占比41.18%,位居第一。在语言学校就读的学生中,中国内地留学生有30389人,占比36.26%,位列第一,其次是越南、尼泊尔和韩国。

  二、日语能力重视程度再度加强

 大学及各个日本教授对日语能力重视程度再度加强。目前,原则上大部分国立大学均将日语N1的合格成绩作为出愿的必要条件。而理工类学生如果没有N2以上的能力,也很难获得教授的青睐。关于日语要求从严这一政策的出台,以不限制学校,不限制专业,不限制语言能力的三不,万能神奇招牌宣传,致使现在出现该种情况,但是从长远看,这对这个行业的发展,以及赴日读研的发展起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三、留学更加理性

 大学一、二年级开始了解的同学占整体日本研究生申请的学生比例不断增长。这显示出90后学生留学的特点:一入大学就开始进行留学规划,这种新情况的出现会让中国学生赴日读研选择学校及专业时更加理性,客观。

  四、对英语能力更加重视

 大学及教授对英语能力重视程度空前。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如果没有英语托福或者托业成绩,在申请过程中劣势显露无疑。另外,由日本文部省支持的在日本十三所顶尖大学开立的 G30英文授课项目也受到了世界各地有意到日本留学的同学们的广泛关注。因此我们可以展望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更多中国学生凭借英语成绩赴日读研。

  五、日本大学的考取方式更多样化

 不同于“一锤定音”的中国高考,日本考大学的方式更趋向与多样化,这为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一般来说,留学生考大学有两种渠道。第一种是参加日本留学考试和各大学的校内考。另一种是参加日本center考试和各大学的校内考。日本留学生考试每年举办两次,日本center考试虽每年举办一次,但设有补考制度,给考生更多机会。另外,名牌大学对英语还有一定要求,不少名牌大学划出报名最低分数线,以便留学生评估自己的实力。留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特长、喜好选择大学。

 报考方式的多样化,为那些偏科或大考容易发挥失常的学生,提供了成功的机会。而且各大学的校内考,还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据日本官方统计,在日亚洲留学生占90%,国立大学占73%,其他学校占45%。包括私立大学、短期大学和专门学校在内,中国学生的升学率几乎接近100%。

  六、日本留学费用相对低廉

 日本大学有针对留学生的学费减免制度。国立大学约有90%的留学生学费全免,公立大学的这一比例约占50%,私立大学也有部分优秀生可以申请到学费全免。日本的奖学金种类多、渠道多,仅政府、财团、民间提供的奖学金就多达245项(不包括大学本身),日本政府还为留学生提供助学贷款等等。另一方面,留学生可以在日本打工。打工工资约为800~1200日元(60~78人民币)/小时。打工合法化和众多的工作机会为留学生勤工俭学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七、日本留学毕业后就业路较广,且发展的空间更宽

 可能有不少学生家长在担心,目前的日本经济呈现滑坡现象,但是我们可以回头看一下,日本经济危机中的1998年日本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在87%左右,这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是无法比拟的,而且日本政府在现今“老龄化”“少子化”的高压下对日本留学生在日本就业持支持态度,就职签证比较容易,且不像有些西方国家需要有绿卡才给签证。另外,日本就职有一个小特点:就业不用专业对口,这就确定了今后发展不会受限制,最主要的是在日本对人的锻炼,可以使人的承受力和适应性达到任何一个国家的要求。

留学低龄化产生“留守家长” 改变整个家庭

日本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文化的国度,吸引着无数海外学子。如果你也对日本留学充满热情,那么这篇文章将为你揭示留日的关键条件。

经济考量

日本国立、公立大学学费相较于欧美及私立院校更为亲民,成绩优秀者更有机会获得私立大学的奖学金,减轻经济负担。留学生不应因经济原因而放弃留日的机会。

独立与吃苦精神

在日本,打工现象普遍,留学生应具备独立和吃苦的精神,积极参与打工,融入日本生活,促进学业进步。

日语沟通

熟练掌握日语并进行流畅沟通,是留学生快速适应日本的学习与生活的关键。留学前应提前学习日语,为自己的留学之旅做好充分准备。

学习与研究能力

在大学院阶段,定期发表研究成果是导师对学生的基本要求。留学生应提高研究写作能力,以满足导师的要求,为自己的学术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留学目的选择

留学生应根据自己的留学目的选择合适的学校。如果留学目的是为了找工作,那么选择偏重实际工作能力培养的学校更为合适。日本众多国立大学不仅教学水平高,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

?

2011年3月12日,上海一场日本留学展吸引众多家长参加。CFP供图

?妈妈陪读导致夫妻分居 子女不在身边家长心理落差极大 孩子留学给家庭带来剧变

上海的顾女士躺在病房里,神情恍惚。她实在想不通,自己含辛茹苦抚养长大并送到日本留学的儿子汪某,竟然会因为“要钱不成”而在众目睽睽的机场向自己拔刀连刺9刀。

很多留学生家长和教育专家也都想不通“汪某刺母案”背后的个人心理脉络和深层次的社会原因。顾女士月收入只有7000元,却要承担儿子汪某在日留学每年二三十万元的巨大开销。可怜天下父母心,却落得如此下场。

从1978年到2010年,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190.54万人;仅2010年,中国出国留学生总数就在25万人以上,留学生群体的规模扩增速度异常迅猛。每一个留学生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独生子女家庭而言,子女的留学意味着一对“留守家长”的诞生。深入了解留学生家长的生活状况尤其是心理处境,实有必要。

文/本报记者 张强、武威、杜安娜

留学生调查(中)

家长篇

上海留日学生汪某刺母案发生后,学术界和舆论开始关注“留学热”对中国家庭结构带来的影响(包括负面影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留学(尤其是低龄化留学)绝非孩子一个人的事,这种选择改变的是整个家庭。

为照顾孩子妈妈辞职移民

刘女士原本是天津某事业单位的员工,丈夫李先生在政府机关担任处长,三口之家收入稳定,居住在一套约150平方米的福利房里,幸福指数颇高。

3年前,小李初中毕业放暑假时到加拿大转了一圈。回国后,小李主动向父母提出想到加拿大念高中。李先生和刘女士心想,儿子学习主动性强,各方面表现都不错,既然他本人有留学的意愿,就该尽力满足他。

于是,一家人给小李申请到了加拿大的学校,孩子生活没法自理,刘女士就大胆地辞去“铁饭碗”,到加拿大全职“陪读”。那是段不堪回首的艰苦岁月,初到加拿大,这个工薪家庭经济能力有限,母子俩只能租住在一间极小的老旧一居室里。一到晚上,屋里老鼠的脚步声不绝于耳。人生地不熟,就算是白天有人敲门,刘女士也绝不敢开门,不敢应答,生怕惹上麻烦。

为补贴家用,刘女士四处求职,时常干些推销的零活。“站在十字路口,向路人推销银行卡,这种工作没面子,很辛苦,报酬也低。”与在国内刘女士稳定的生活相比,反差极大。

由于一心扑在孩子身上,夫妻俩长期异国分居,两口子要交流,只能没完没了地聊QQ,但这种虚拟的交流方式毕竟无法代替共同生活,久而久之,夫妻关系面临考验。

一年后,刘女士成功申请了技术移民,她欣喜万分,建议丈夫也辞职去加拿大,一家三口在大洋彼岸重新团聚。李先生态度很强硬:“不去。”李先生不想放弃在国内拥有的一切,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家去从零开始。

无奈之下,刘女士只能“一个顶俩”。一年中有半年在加拿大照顾孩子;半年回国和丈夫团聚。对于未来,她不知如何抉择。

“孩子把我的心都带走了”

大家都知道“留守儿童”,眼下有不少留学生家长自称“留守家长”。孩子不在身边,家里不再热闹,独生子女的家长们心理落差极大。

“真是不容易啊。刚开始的时候,孩子把我的心都带走了。”网友“笨熊”深有感叹。“笨熊”是一名留学生的母亲,女儿2007年去美国留学。面对孩子走后如何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许多留守家长们事先都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在一段相当漫长的情绪波动期里不知所措。

为了填补心灵的空虚,“笨熊”组建了两个QQ群,召集一帮留学生家长加入,大家一起网聊感受、交流信息。最近,有位留学生家长在群里诉苦说:“真的非常想念孩子。孩子出国后,我整天不知道该干些什么。”这是留学生家长们的普遍心声。

全家的“中心”突然没了,“笨熊”和丈夫又回到了久远的二人世界,她戏称自己家是“空巢家庭”。

对家长而言,比时空阻隔更可怕的,是父子、母子间亲情有可能会因为孩子的出国留学而发生微妙的变化。余女士曾是湖北某市的区长,也算得上是女强人,可因儿子留学而带来的母子关系紧张,让她深感烦恼。

为了让儿子出国留学,余女士和丈夫付出了很多。2000年,儿子高考(微博)成绩不尽如人意,只考上了湖北的一所普通高校。当时,送子女出国留学的风潮方兴未艾,余女士也动了心。

丈夫是当地国企的一名普通员工,两口子都拿死工资,一口气拿出几十万元学费、生活费,实在不容易。儿子赴德留学,余女士一家经济压力大,为了补贴家用,她竟然在退休后和丈夫一起南下广州,找了一家房产中介打工。从区长到中介,余女士的心理落差有多大可想而知。

后来儿子学成归国了,但余女士伤心地发现,曾经亲密无间的母子俩竟然越走越远了,几乎没有了共同语言。

父母在中国,子女在异国,“孤独”,是天各一方的家人们共同的苦恼,网络,则是他们摆脱孤独的“救命稻草”。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家长以前连QQ和MSN的账号都没有,子女出国后,却一夜之间成了不折不扣的“网虫”,一有空就上网跟子女聊天。因为时差的关系,家长们有时甚至为了顺应子女的作息规律大半夜也不睡觉,坚持聊天。

然而,不少家长发现,子女跟他们网聊的兴致越来越淡,有时甚至只是随便应付他们,很难交心。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